7月5日,上海乐高乐园正式开园,高温天气难挡游客热情。乐园外溢效应显著,7月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热门景区前5。专家分析认为,上海乐高乐园填补了市场空白,但面临设施磨合等挑战,若能通过差异化增强黏性,有望撬动“多孩经济”,乐园能否成功取决于品牌运营和本土化深度。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认为,其若能在7至10年内回本,即算成功。
6月26日,LV全球唯一的“路易号”硬箱主题艺术地标在南京西路兴业太古汇启航。这一1600平方米的复合业态,整合展览、文创零售与主题咖啡,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体验。在奢侈品行业下滑背景下,LV“路易号”通过场景化体验,日均停留时长大幅提升,首周客流量达平日3倍,或验证了场景革命的可行性。
2025年6月,LABUBU潮玩拍卖市场异常火爆。永乐拍卖创始人赵旭称,LABUBU已成全球最热潮流艺术品。然而,拍卖过程中LABUBU备受“过度溢价”诟病,价格波动剧烈。藏家质疑拍卖过度溢价,如某电商平台售价1.4万元,拍卖却达4.3万元。受访者指出,潮玩拍卖核心受众主要是年轻消费者和粉丝型买家,市场暗藏隐忧。
椰子水市场快速增长,但行业乱象频发。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100%椰子水”标签泛滥,价格差异大,品质参差不齐。部分商家用低成本配方替代真椰子水,原料来源和保质期标注混乱。在原料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企业开始使用浓缩椰子水补充。行业标准缺失,导致监管困难,消费者难以维权。专家呼吁国家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选购时应看配料表和查外观。
6月10日,LABUBU拍卖会上48件作品总成交额达373万元,其中两款LABUBU分别以108万元和82万元成交。前藏家程洛透露,他于2020年以10多万元购入这两款,一年多后以30多万元卖出。程洛认为LABUBU价格猛涨受市场资本、炒作和明星效应推动,其本质更像玩具而非艺术品。他认为LABUBU价格已近顶峰,未来上涨空间取决于设计师能否与国际大牌合作。
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羽衣甘蓝饮品,瞄准健康低糖市场。喜茶在云南石屏定制羽衣甘蓝种植基地,采用零农残种植技术,如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制剂,虽成本较高,但确保产品安全。新茶饮品牌不仅“卷”配方,更“卷”种植,喜茶、茶百道等品牌纷纷介入上游种植管理,推动农产品绿色种植进化,一场由新茶饮发起的健康供应链革命正在展开。
泡泡玛特旗下的LABUBU玩偶全球抢购潮涌现,多地门店“一娃难求”。公司股价大涨,市值超3000亿港元。LABUBU的火爆源于其深厚粉丝基础及优质产品。泡泡玛特通过签约当地艺术家、选址地标门店等策略满足各地需求。然而,随着海外团队扩大,管理成为新挑战,公司强调尊重时间和经营,对IP长期投入以焕发价值。
三只松鼠营收重回百亿元后,宣布将打造“中国领先的全品类、全渠道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在品牌、品类、渠道和供应链上做加法。在2025全域生态大会上,三只松鼠发布了数十个新品牌,涵盖大消费品类,并计划新增超过30座制造工厂。同时,零食行业竞争加剧,硬折扣超市模式兴起,自有品牌时代来临,三只松鼠认为机会来临,但面临库存管理、产品品质及市场认可度等难题。
5月19日,真维斯澳大利亚官网显示其商店全部关闭。真维斯诞生于1972年澳大利亚,1993年被旭日集团引入中国,巅峰时全球门店超3000家。记者实探北京、上海店铺,发现其价格亲民但客流稀少,“618”活动“佛系”。因业绩不佳,真维斯曾被母公司剥离。业内人士指出,真维斯品牌资产消耗殆尽,生存护城河变浅,在中国市场需较大改变以适应新竞争格局。
2025年5月18日,黄子韬创办的卫生巾品牌朵薇举办发布会并正式售卖。朵薇卫生巾开卖后销量“爆了”,主推的日夜组合装售出50万份,预售20万单也迅速售空。业内人士对朵薇持谨慎态度,认为男性团队难以真正理解女性需求。朵薇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还需经受长期检验。黄子韬表示,希望未来大家能记住“企业家黄子韬”。
5月15日,娃哈哈回应网友疑问,确认与今麦郎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但已于2025年4月终止合作。代工模式在饮料行业常见,原因包括产能紧张、市场策略及节约成本等。跨国饮料巨头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也采用代工模式,双方深度绑定。代工模式虽具弹性,但也存在风险。
泡泡玛特近期遭遇连续三次股权减持,总计1191万股,涉及资金约22.64亿港元,引发市场关注。减持方为蜂巧资本,其因基金到期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出清所持有的泡泡玛特股票。蜂巧资本创始人屠铮表示,陪伴公司整整14年,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坚守至今,万分不舍,心存感激。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火热,得益于政策优化,大批海外游客涌入中国消费。成都成为热门目的地,外国游客在多个商圈掀起购物热潮。成都SKP等商场“即买即退”业务办理量大幅增长,退税额同比上涨400%。专家建议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黏性,引导退税商品结构向中国制造及非遗产品倾斜。
4月30日,星巴克发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中国同店可比交易量增长4%,表现抢眼。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rianNiccol点名表扬中国团队,称业绩提振令人欣喜,并肯定其本地化供应链及创新体系。首席财务官CathySmith表示,公司正采取措施降低关税对咖啡豆及饮料原料成本的影响。
2025年,高价雪糕市场遇冷,而Gelato(意式冰淇淋)却在中国悄然走红。记者调查发现,Gelato单球价格30~50元,但凭借新鲜健康的食材和低糖低脂的特点,仍吸引不少消费者,部分门店日销售额可达八九万元。业内人士透露,Gelato产品毛利率普遍在70%以上,但高昂的进口设备成本成为开店“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