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接续采购呈现多方面的亮点和看点,例如首次将集采履约情况纳入中选排名和带量比例的考量,向履约良好的企业倾斜,对履约不佳的企业予以约束;采购周期变长,由2年变为3年等。◎受访专家表示,希望通过将集采企业履约情况纳入中选排名和带量比例考量这一方式,让企业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更多提供中选产品,满足医院和患者的需求。
◎欧阳昆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关于AIGC的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纠纷非常多,国内已经有了几个判例,但其中有互相矛盾之处。◎欧阳昆泼表示,目前业界正在探讨一个合理避让原则。比如通过AI工具生成一个作品,属于智力成果这部分应当受保护,如果是AI普适性则不受保护,但这个边界目前还不容易区分。
交通银行使用公共数据产品以来,从2023年11月至今年5月,已为4826人提供3.13亿元贷款。目前国家针对政务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技术标准还没出台。有些先行先试的区域在推进,但是可能要等到标准出台才能形成一定规模效应。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多年稳居全球酒店集团前十的温德姆酒店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亚太区总裁黄俊安及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王磊,深度探讨特许经营为何会成为中国酒店行业当下新趋势。
◎刘冬梅表示,自2014年京津冀国家战略提出以来,三地协同创新一直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刘冬梅认为,当前还需要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可以探索开展区域性部省会商新机制,从中央层面组织三地围绕科技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开展跨省跨部门的协商。
◎王绍兰认为,人工智能行业仅仅有强大的基座模型还不够,只有打通大模型产业生态圈上下游,与客户、不同生态位的合作伙伴一起,才能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全面发展。◎王绍兰认为,大模型技术进步的陡峭曲线还没有放缓的迹象,大模型商业化之路方兴未艾。
◎邓志东认为,在通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未来汽车会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步迭代,带来“出行即服务”的新变化,并朝向智慧化、共享化与低碳化迈进,整个汽车产业与产业生态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例如智能增值服务会充分放大汽车产业的想象空间。
邬贺铨认为,未来大模型落地以后,它就可以做3D和AR,可以让短视频更丰富,用户还可以自己生成。它会带来新一轮的手机换代热潮。中国现在按14亿部手机计算,一般来讲三年换一次,一年要换4亿—5亿部手机。一部手机假设按3000元计算,每年至少是1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共13家企业的53个产品参与本次接续采购,49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中选率92%,中选价格稳中有降,在首轮集采降价基础上又降低了3.8个百分点。◎专家表示,从这次的报量可以看出,第三代的量已经超过第二代,所以我们用药的整体水平是在升级,同时价格又是在下降的。这对于促进临床用药水平以及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和健康产出,有明显的帮助。
◎结直肠癌具有明确的癌前病变和成熟的检测、去除手段,曾被视为第二个有望被人类“消除”的癌症,但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且患病人群愈发年轻化。◎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是45岁以后的中年人,这是否意味着45岁以下的年轻人无需做肠镜检查呢?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人说能不能不筛查,等有了症状再去医院,这在宫颈癌的防控中是不推荐的。”北大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毕蕙表示,癌前病变以及早期浸润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当患者能够感受到异常症状时,疾病往往已经进入了较为晚期的阶段,这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都非常不利。
◎哪些人群最需要进行癌症早筛?一类是比较明确的高风险人群,如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二是生活中伴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比如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再就是普通人到了一定年龄,癌症风险都会明显升高。◎有哪些高发癌症适合癌症早筛的呢?一个是肺癌,另一个是结直肠癌,还有宫颈癌。
◎肺癌仍是我国癌症“头号杀手”,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于榜首。不过,肺癌的治疗也出现了重大突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王佳蕾介绍: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部分类型的肺癌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因此对病症的管理思路逐渐向可治可控的慢病靠拢。
白明表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恢复到50%以上,特别是新出口订单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显示出口的恢复是井喷式的提升。当然,PMI要转化到外贸指标上,还有一个滞后周期。
苏剑认为,从需求来看,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的扩张。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