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勇:零基预算可以打破财政预算支出的固化格局,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清理无效的财政支出,从而使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得到提升。◎杨志勇:零基预算虽然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预算体系需要推倒重来。相反,它强调的是根据实际需求和目标重新评估每一项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一方面可以通过“本地自用”服务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西电东送”支撑东部经济发展。◎近年来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世界各国加大对新型储能产业投入力度,全球范围内新型储能产业竞争日益激烈。
◎马永生表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1%,预计2025年将成为新增市场主力。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已进入竞争共存发展新阶段。◎马永生建议,稳妥推进“十五五”逐步放开成品油出口和化工品免税出口。事实上,成品油出口有利于炼油产能弹性调节,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刘永富: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防止返贫,我认为最根本、最有效的是激发脱贫地区和农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就是有产业、有能力、会干事、干成事,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刘永富:与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的范围更广、标准更高,包括整个农村地区,涵盖所有农民,不仅仅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更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蒲淳认为,关键在于加强政策之间的一致性,要形成合力,并确保落地生根。政策不能大而化之,更不能相互冲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应该在社会保障方面下功夫。例如最低工资标准、五险一金、民生基础设施服务等保障措施,应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巢清尘表示,近期频繁出现接近1.5℃的气温升幅,警示地球将面临越来越频发的系统性且不可逆的灾难性变化。◎监测研究发现,我国气温持续升高,且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空间上,北方地区升温速率显著高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升温速率高于东部地区。
◎朱光耀表示,美方认为用增加的关税收入来抵消所得税削减方面的税收减少,是完全可能的。这就超出常规,超出按世界贸易组织现行体制安排的国际贸易秩序。◎朱光耀强调,中国是世界大变局中的最大稳定器。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
◎金融机构应开发更多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增强针对特定需求的定制化养老金融产品,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建立一站式的平台,解决账户信息查询、养老金产品查询、产品购买、扣费退费查询、税收优惠测算、投诉咨询等需求,方便参保人便捷比较和选择。
◎王一鸣: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有效提振和扩大消费。◎王一鸣: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谋划和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通过行政力量来直接配置资源。
◎冯正霖:纠正以价格为导向,以流量为目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以信用为基、商品质量为根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冯正霖:强化行业法治建设,不断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要加快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加快修订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将直播电商纳入规治。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技术实力大幅提升。然而,面对全球激烈竞争,我国仍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能源科技创新也是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机遇。电力作为我国具备先发优势的高端产业领域之一,其技术的全面突破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赵福昌:大力提振消费,需要把握做好四个统筹,统筹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统筹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统筹提振消费与改善民生,统筹激发当前消费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赵福昌:2025年赤字率大幅提升,举债规模超过以往,这是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统筹考虑财政收入形势和支出需求、兼顾需要与可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做出的安排。
◎苏波:未来产业是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前沿技术领域,要超前布局,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优势,推动未来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苏波: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创新上,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胡泽君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部分地方在生育政策落实中存在“温差”,执行力度还比较弱,主要是受限于地方的财力。胡泽君强调,完全依靠政府补贴来育儿是不现实的,没有哪个国家是由政府来承担所有生育成本。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表示,突破性创新产品往往诞生在企业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贡献了大部分技术创新。张景安认为,当前能发现天才的伯乐还不够多,建立涌现更多伯乐的体制机制是人才培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