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礼来制药公布旗下口服GLP-1制剂Orforglipron临床数据,在最高剂量下,每日服用一次的患者平均减重7.3kg(7.9%)。礼来预计,该药物有望于今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用于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2026年提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上市申请。
4月17日晚间,百诚医药(301096.SZ,股价32.78元,市值35.81亿元)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司将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此前预计的盈利4500万元至6500万元,下调至预计亏损3150万元至5350...
4月14日,默沙东宣布,佳达修9(以下简称“九价HPV疫苗”)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至26岁男性接种。这一获批使佳达修9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此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美国医药行业高度依赖进口,其中90%的活性药物成分(API)需从国外获取,而中国供应了其中的60%。受此消息影响,4月9日,原料药相关板块个股普遍下跌。多家药企回应称,美国市场需求较高的产品受冲击较小,例如健友股份表示其肝素原料药因稀缺性具备较强议价能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关税政策主要冲击低端医药产业,高端医药领域影响有限,建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竞争力,或通过在美设厂等方式应对挑战。
针对美国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的消息,科伦药业(SZ002422)方面于4月9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国关税的问题暂时对科伦药业没有影响。首先,科伦药业的制剂和原料药有出口业务,但是没有出口到美国的业务。另外,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
国药一致发布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因商誉减值等原因“腰斩”。具体来看,公司实现营收743.78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骤降59.83%。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国药一致计划关闭亏损门店、退出弱势区域,并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医疗”布局。
对于美国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的消息,GE医疗于4月9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患者和客户持续提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保证最佳的质量和性价比。当前的情况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我们的团队正密切关注贸...
4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美国计划对药品加征关税一事,向国内医药企业了解相关影响。通化东宝(600867.SH)方面通过微信回应记者:根据美国4月2日公布的关税政策,药品被列为豁免商品类别,同时公司暂无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因此目前...
4月9日,三鑫医疗在投资者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当前公司海外市场主要聚焦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美国市场的业务极少。2024年,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仅0.43%,占比很低。美国对我国的关税政策对公...
“中国每年有100~200人死于狂犬病,如果能提升疫苗接种率,狂犬疫苗市场还有相当可观的增长空间。”复星医药疫苗事业部总裁张继国表示,由于较低的疫苗接种率,中国疫苗市场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相对于“出海”,提升国内市场的接种率是大家更迫切的需求。
4月7日下午,海普瑞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秘钱风奇称,美国关税新政对制剂业务影响有限,肝素API业务由美全资子公司当地生产销售,不涉出口美关税。2024年,海普瑞实现扭亏为盈,营收52.81亿元,归母净利润6.47亿元,扣非净利润2.54亿元。未来,海普瑞将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巩固肝素领域竞争力,推进CDMO业务扩展等。
4月3日,百济神州宣布停止TIGIT抗体Ociperlimab作为肺癌潜在治疗方法的临床开发计划。根据预先计划的无效性分析结果,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建议终止3期临床AdvanTIG-302。试验总体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评估表明,该研究或难以达到总生存期主要终点。
4月2日,药明康德公告再度减持药明合联股份。据悉,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公司第三次减持持有的药明合联股份。目前,药明康德账上现金流充裕,为何选择减持?记者注意到,“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是药明康德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药明康德年初曾对外宣布,预计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
港股上市公司兆科眼科发布亮眼业绩,2024年收入达6932.4万元,同比增长268.6%,净亏损同比收窄38.3%。投资者重点关注其核心产品“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上市进展。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受理了兆科眼科NVK002(低剂量阿托品0.01%)的简化新药申请,该药适用于3至17岁青少年近视延缓。目前,兴齐眼药是唯一持有阿托品滴眼液上市许可的企业,但其销售表现低于券商预期。
3月31日晚间,成都先导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现金方式受让海纳医药约65%股权。海纳医药是一家从事改良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全流程医药研发公司,2023年6月曾谋求在创业板上市,后主动撤回申报材料。成都先导回应称,收购主要出于四方面原因,包括构建CRDMO服务体系、拓展国内客户资源、带来稳定正向现金流、挖掘历史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