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药明康德公告再度减持药明合联股份。据悉,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公司第三次减持持有的药明合联股份。目前,药明康德账上现金流充裕,为何选择减持?记者注意到,“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是药明康德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药明康德年初曾对外宣布,预计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马子卿
4月2日,药明康德(SH603259,股价63.52,市值1834亿元)公告再度减持药明合联(HK02268,股价41.150港元,市值424.22亿港元)股份。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公司第三次减持持有的药明合联股份。通过减持,药明康德总计回笼资金超45亿港元。仅在2025年,减持药明合联股票就将为药明康德增厚净利润约31.4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药明合联的股价正站在历史高点上。4月1日当天,药明合联盘中股价每股最高一度达到49.500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新高。药明康德披露减持后,药明合联股价连续2天下跌。
药明康德账上现金流充裕,为何多次逢高减持股份?记者注意到,“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是药明康德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在今年初的JPM大会上,药明康德就对外宣布将进一步加速D&M阶段(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工艺研发和生产)产能投入,预计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
4月2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告再度发布减持药明合联股票。据公告披露,公司通过大宗交易继续出售所持有的药明合联5080万股,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不包含手续费等交易费用),占公司最近一期(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43%。
药明康德预计,本次出售股票收益占2024年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超过10%,将影响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8.47亿元人民币。
记者注意到,在前两次减持中(去年11月及今年1月),药明康德已通过两次大宗交易,累计出售药明合联860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总股本的7.17%,累计成交金额约24.26亿港元(不包含手续费等交易费用)。
通过这三次减持,药明康德总共回笼资金超45亿港元。仅在2025年,减持药明合联股票就将为药明康德增厚净利润约31.4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合联正处于业绩的快速增长期。
2024年,药明合联在报告期内实现全年营业收入4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8%;毛利润达12.40亿元人民币,增速高达121.6%;归母净利润更同比大增277%至10.70亿元。按照此前药明合联发布的业绩指引,公司2025年收入预计将实现35%增长。在股价表现上,自2024年7月下旬至2025年4月1日的盘中高点,药明合联涨幅达251.56%。
摩根士丹利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经历持续一年的低迷,随着全球生物科技行业融资逐渐回暖,研发需求复苏,加上产能利用率提升及ADC(抗体偶联药物)等新兴疗法蓬勃发展,预计药明系估值可进一步上升。据国际投行里昂最新发布的研报,继续维持药明合联“跑赢大市评级”。据悉,在药明康德发布减持公告当日和次日,药明合联股价分别下跌6.85%和3.97%。
从药明康德角度看,截至报告期末,药明康德账上的货币资金还有183.2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4.45亿元。
在两份公告中,药明康德方面将减持理由表述为:公司通过出售上述股票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收益,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从而高效满足全球客户和患者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需求。
“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是药明康德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在今年初的JPM大会上,药明康德就对外宣布将进一步加速D&M阶段产能投入,预计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达到70亿到80亿元。公开信息显示,药明康德目前在全球有6个在建基地,除慕尼黑基地外,其余5个在建基地均具备D&M的能力和规模,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根据产能扩张计划,药明康德的瑞士库威基地口服制剂产能将翻倍,美国特拉华米德尔顿生产基地将在2026年底投产。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预计于2027年投入运营;中国常州/泰兴多肽产能预计2025年度将超100000L,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
药明康德要实现以上增产目标的关键,在于庞大的现金流。此外,结合药明康德已经发布的2024年分红预案、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及回购方案,这些支出大约接近50亿元。因此,现阶段的药明康德或许“不嫌钱少,只嫌钱不够多”。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42692946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