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君实生物(SH688180)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长29.67%,归母净利润为-12.81亿元,净亏损额同比缩窄43.90%。公司表示,收入的增加主要由于商业化药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在营...
3月27日,华北制药(600812.SH,股价6.58元,市值112.9亿元)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70亿元,同比减少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496.80%。对于净利润的提...
3月26日,云顶新耀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宣布公司全年收入达7.07亿元,同比增长461%,首次实现年度商业化层面的盈利。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三款已上市产品的成功商业化,其中全球首个对因治疗IgA肾病药物耐赋康收入3.534亿元,同比增长1581%。耐赋康于2024年11月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进一步推动患者可及性。
3月25日,康希诺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为8.46亿元,同比增长137.01%;归母净利润亏损3.79亿元,同比减亏74.45%。公司业绩回升主要得益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减弱及核心产品“曼海欣”销量增长。“曼海欣”与“美奈喜”两款流脑疫苗合计贡献超九成收入。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出生率下降,康希诺计划通过扩龄和拓展海外市场应对挑战,目前已与沙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3月25日,药明生物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全年收入186.754亿元,同比增长9.6%;纯利39.45亿元,同比增长10.5%,但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下降1.3%。尽管利润收缩,药明生物在26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外部环境影响,对当前业绩仍感满意。
2024年,环球医疗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6.63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年内溢利为22.58亿元,较2023年增长2.7%。在26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环球医疗执行董事、总经理王文兵表示,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策略,未来可能通过资产注入、分拆成熟业务、并购等方式提升估值。
3月25日,复星医药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410.67亿元,同比微降0.80%,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董事长吴以芳在3月26日的业绩会上表示,行业仍处低谷,公司将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与“瘦身”非核心资产优化结构。未来三至五年,公司将专注肿瘤治疗、免疫炎症等领域,期待CAR-T产品纳入丙类医保目录。
3月26日晚间,讯飞医疗科技(HK02506)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28.4%;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收窄8.5%。通过将AI大模...
3月26日,康龙化成(SZ300759)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
2021年,三叶草生物与Gavi订立预购协议,收到2.24亿美元预付款。2022年9月,协议经修订转换为6400万剂疫苗的选择权。今年3月,Gavi通知三叶草生物取消协议并要求退还预付款。三叶草生物称,公司拒绝Gavi有关退款的要求,并认为这一要求缺乏协议依据,公司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将维护自身权益。
3月26日早间,沛嘉医疗-B(09996.HK,股价4.68港元,市值31.31亿港元)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39.5%,经营亏损同比缩小44.4%至2.39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3月25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朱俊表示,2024年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全球化闭环。目前业界很多所谓的“出海”,还仅仅停留在商务拓展(BD)阶段,而复宏汉霖已经成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闭环,即产品在海外市场完成注册、核查、上市和销售。
3月25日晚间,康希诺(688185.SH,股价58.2元,市值144.02亿元)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加137.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3.7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74.45%。...
3月25日,恒瑞医药公告称,公司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恒瑞医药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包括名为HRS-5346的先导化合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默沙东将获得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3月24日晚,药明合联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公司实现全年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90.8%;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77%至10.70亿元。业绩增长得益于ADC药物项目“出海”及公司在早期发现、临床开发、生产业务的良好表现。面对日韩厂商扩产冲击,公司认为ADC全球产能仍紧张,且技术工艺复杂,门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