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药店行业整体呈现增速放缓、短期承压的大趋势,龙头企业大参林逆势交出了一份规模领先且增速较高的成绩单。
去年全年,大参林实现总营业收入264.97亿元,同比增长8.01%。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15.45%。营收与净利润的双提升得益于大参林在规模和效率方面的多重改善。
规模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门店数量已达到16553家。从去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大参林门店数量居全行业第一。效率方面,近年来,连锁药房上市公司中只有大参林的三项费用率合计水平和存货周转天数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近年来大参林的日均坪效水平在药房上市公司中排名首位。
目前看来,虽然连锁药房行业整体承压,但零售药店占全终端销售额比重增加、行业头部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处方药院外市场挖掘潜力大等确定性趋势依然显著。以大参林为代表的专业服务能力强且合规经营、聚焦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大型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将收获长期利好。
近日,大参林交出了一份规模领先且增速较高的成绩单。
2024年全年,大参林实现总营业收入264.97亿元,同比增长8.01%;利润总额达到13.40亿元、归母净利润9.15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15.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8亿元,同比增长44.14%。
受政策冲击和消费低迷等影响,药店行业整体呈现增速放缓,短期承压的大趋势,大参林逆势增长凸显业绩韧性和成长确定性。
分析财报数据发现,报告期内,大参林实现规模和效率的双重提升,业绩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规模方面,大参林在2024年门店数量净增加2479家,同比增长17.61%,通过自建、并购和加盟三驾马车共同发力,门店扩张规模和速度行业领先。截至期末,公司门店数量已达到16553家。从去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大参林门店数量居全行业领先。
在广东、广西、河南及黑龙江等优势区域,大参林持续巩固“护城河”地位,省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同时,新进上海市及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填补分布空白地带。自2019年以来,大参林新进了15个省级行政区,全国布局已基本实现,跨省份扩张之战已完成。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正式进入加密期,聚焦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大参林的门店规模属于逆势上涨。据行业数据,去年前三季度,连锁药店上市企业整体呈现门店扩张放缓、闭店率提升趋势。2024年前三季度以净增加门店数量计,6家连锁药店上市企业2020至2023年每年净增加门店数量均保持快速提升趋势,其中2023年净增加1.4万家,而2024年前三季度仅净增加0.9万家。
大参林在行业扩张放缓之际敢于逆势扩张,其支撑力来源于效率的持续提升。根据券商研报,近几年来,在行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多数连锁药店开始放缓门店扩张速度,聚焦存量门店发展和控费提效,但连锁药房上市公司中三项费用率合计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的只有大参林。从存货周转天数看,也仅有大参林近年来呈现缩短趋势。从药店日均坪效水平角度,近年来大参林的日均坪效水平在药房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位。
除实体门店的效率持续提升外,大参林还积极拥抱线上渠道,积极探索新零售商业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零售生态体系,全渠道一体化运营。截至去年底,公司O2O送药服务覆盖门店上线率达到80.38%,同时B2C业务利用中央仓+省仓+地区仓+门店的发货模式,覆盖全国,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券商研报显示,消费疲软、比价程序上线、关店率提升等因素导致投资者对连锁药店板块收入利润预期下降。但大参林的各项业绩指标显示,规模提升叠加效率改善使公司利润端表现坚挺。
虽然连锁药房行业整体承压,但零售药店占全终端销售额比重增加、行业头部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处方药院外市场挖掘潜力大等确定性趋势依然显著。
根据米内网的数据,2024年,药品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约18638亿元,同比下滑1.2%,其中零售药店的销售额达到5740亿元,同比增长3.7%。零售药店占全终端销售额的比例由2019年的23.4%上升至2024年的30.8%,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也就是说,在零售药店销售额绝对值增长趋缓的背景下,零售药店通过提升占比扩大的市场份额仍然值得期待。
而以大参林为代表的头部连锁药房标的有望在份额提升中首先获益。从现有行业格局看,目前全国连锁药店前十名的市场占有率仍相对较低,头部连锁的发展空间仍较大,未来全国布局的头部连锁以及各区域内的头部连锁将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而部分中小连锁及单体药房则处于加速出清的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店连锁率较低。据中康CMH,美国药店连锁率已超过71%,我国2023年连锁率仅58%左右,且不同地区的药店连锁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国医药零售行业集中度相比发达国家市场仍有较大差距。2022年,美国前三强药房市占率为85%,日本前十强药妆店市占率为73.7%,我国前十强药房市占率仅为30.9%,百强占比仅为55.83%,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连锁率和市占率双重提升的背景下,药房行业的集中程度还将持续升高,头部企业规模和利润增速可期。根据《中国药店》测算,2024年中国药店价值榜10强企业总营收规模约1700亿元,同比增长4.17%;20强企业总营收规模约2285亿元,同比增长5.59%;50强企业总营收规模约2500亿元,同比增长2.25%;100强企业总营收规模约3042亿元,同比增长1.4%。可以看到,第一梯队连锁药房企业的营收增速明显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自“两票制”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医药分离改革,配套出台零加成、双通道、门诊统筹等政策。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国家医保谈判的持续推行,以“医药分开”为目标的医改给医药零售业带来新的增量市场。但目前,处方药院外市场占比虽然呈缓慢增长趋势,但占比依旧较低,2023年院内院外占比分别为80%和20%,对标美国和日本处方外流水平,我国处方药院外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这给院外零售市场带来新的增量预期。
为承接处方药向院外转移,大参林进行了积极布局,如构建处方承接体系,通过对接区域处方流转平台、加密布局院边店及DTP药房、拓展门慢门特等专业服务场景;加速门店医保资质获取,重点突破“双通道”及门诊统筹定点资质;强化专业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处方药供应链、提升药师专业能力、搭建慢病管理系统等举措,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通过前述布局,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直营门店中拥有DTP专业药房248家,获得个人账户医保定点门店10093家,各类统筹报销定点门店2822家。
此外,在国家医保局《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引导下,公司积极探索药品和保险业务相结合的增值模式,逐步推广商业保险经纪以及报销业务。公司布局“医+药+养+检+险”的业务闭环,提供从疾病预防到用药保障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帮助患者以更低成本、更便捷渠道享受前沿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降低患者使用创新药的负担,进一步推动了药品特别是创新药品种的销售。
虽然连锁药房行业目前处于短期调整中,但长期看,医药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医保个账和门诊统筹等医药改革长期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以大参林为代表的专业服务能力强且合规经营、聚焦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大型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将享有长期利好。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