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康希诺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为8.46亿元,同比增长137.01%;归母净利润亏损3.79亿元,同比减亏74.45%。公司业绩回升主要得益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减弱及核心产品“曼海欣”销量增长。“曼海欣”与“美奈喜”两款流脑疫苗合计贡献超九成收入。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出生率下降,康希诺计划通过扩龄和拓展海外市场应对挑战,目前已与沙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经历连续两年的“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之后,康希诺(SH688185)终于重回增长轨道。
根据公司3月25日发布的年报,康希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37.01%;归母净利润亏损3.79亿元,同比减亏74.45%。对于收入增长,康希诺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公司经营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已基本消除;二是核心产品“曼海欣”的销量快速增长,其中后者是公司未来几年业绩走势的基本盘。
在疫苗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国内市场已经无法吸引公司的全部注意力。在3月26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透露自己正在巴西参加疫苗行业峰会,“主要目的就是拓展思路,看一下国际合作”。
2024年,康希诺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37.01%,但如果剔除2023年新冠疫苗预估退货冲减的营收影响,康希诺集团(康希诺及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去年的营收为6.10亿元,同比增长38.68%。
随着公司经营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基本消除,“曼海欣”“美奈喜”两款流脑结合疫苗成了康希诺的营收主力。2024年,这两款产品共实现销售收入约7.94亿元,同比增长41.31%,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超九成。其中,“曼海欣”作为中国市场上唯一的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增长态势更为明显。
康希诺首席商务官王靖介绍,从接种数量看,“曼海欣”在国内非免疫规划类流脑疫苗市场上已经占据一定比例,达到了预设目标。2024年是“曼海欣”商业化上市的第二个完整年度,其库存水平相对合理,这一年的库存管理也是健康的。
但康希诺也面临一些挑战。公司首席科学官朱涛指出,未来免疫规划疫苗扩容是大概率事件,也是疫苗企业需要考虑的事项。康希诺会进一步关注在研疫苗的扩龄和出海。
资料显示,一方面,“曼海欣”的适应症从“3~47月龄儿童”扩大至“3~83月龄儿童”的补充申请已获受理,针对其他成人的扩龄研究正在进行;另一方面,公司以东南亚、中东、北非、南美为目标区域,正在开展“曼海欣”的出海工作。2024年年报发布当日,康希诺宣布与沙特SPIMACO签署疫苗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加速“曼海欣”进入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中东和北非地区市场,并推动联合研发与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
除了核心产品销售增长,康希诺的亏损收窄还有降本增效的功劳。
2024年,公司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37.62%、60.59%和34.78%,康希诺表示管理费用减少是集团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加强管控所致;研发费用减少是集团加强管控,研发全面转向非新冠创新疫苗项目,多款处于Ⅲ期及以后临床阶段的候选疫苗产品满足资本化条件,并确认开发支出所致。记者还注意到,2024年康希诺的研发人员从429人减少到247人,同比减少42.42%。
对于费用的未来走势,公司资金管理与战略投资副总裁刘明表示,降本增效是个持续的过程,公司在2025年也会进一步坚持,预计公司三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公司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这背后是公司研发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整合,以及更多研发产品向产业化、商业化的迈进。
目前,康希诺共有4款产品进入上市申请阶段,分别是补充申请扩龄至83月龄的“曼海欣”、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和吸附破伤风疫苗。其中,PCV13i的临床试验进展最快,预期将于2025年内获批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PCV13i与“曼海欣”同样定位为高端自费疫苗,目标消费人群重合,但目前国内已有3款13价肺炎疫苗产品在售,分别是辉瑞的全球首款13价肺炎疫苗、沃森生物(SZ300142)的首款国产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及康泰生物(SZ300601)的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其中辉瑞的产品于2016年在国内获批,两款国产肺炎疫苗均于2021年获批。
而且,定价昂贵成为13价肺炎结合疫苗推广的“拦路虎”。根据西南证券发布的研报,目前辉瑞、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的产品单支定价分别为598元、458元和698元,2022年之后国内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批签发连降两年,2024年批签发71批次,同比下降23%。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兰素英 摄(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