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默沙东宣布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佳达修HPV疫苗,预计年中逐步恢复。默沙东称此举是为优化库存管理,该疫苗销售额因中国市场需求缩减下滑。其国内独家合作伙伴智飞生物库存压力高企,业绩预计显著下滑。同时,国产九价HPV疫苗已申报上市或处于临床阶段。默沙东乐观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到2026年,HPV疫苗在中国市场将出现增长。
近期,HPV疫苗代表企业万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业绩均大幅下滑。其中,智飞生物、沃森生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盈利,万泰生物由盈转亏。默沙东2月4日表示,与智飞生物商议后,将暂停向中国供应HPV疫苗至年中。三家企业业绩下滑原因包括部分产品市场推广未达预期、新生儿数量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九价HPV疫苗扩龄和自费接种意愿降低等。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按照有关药品和医保管理规定,一盒药品只能卖一次,一盒药品的追溯码理应只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出现多次扫描记录,就存在假药、“回流药”以及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近日,楚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盒阿托伐他汀钙片,用手机扫了药品追溯码后,楚先生惊讶地发现自己是第4个扫码的人。
近日,智翔金泰的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GR1801注射液)用于成人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被动免疫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公司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是全球首个用于狂犬病被动免疫的双特异性抗体。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成都等地展开市场调查后发现,速福达已出现多地连日断货,不少药店工作人员转头推销起了往日“一药难求”的奥司他韦。在流感药物市场常年占据“霸主”地位的奥司他韦,已经沦为了候补选手?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流感临床治疗指南并未对两种药物进行优先选择的推荐。这意味着,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虽然有区别,但在现行临床指南中并没有优劣之分。
1月6日,药明生物公告披露,公司及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药明海德与默沙东订立协议,将出售与爱尔兰疫苗设施相关的资产,总对价约为5亿美元,预期交割将于2025年上半年进行。药明生物表示,本次交易为战略评估后做出的决定,将进一步提升资产效率和利润,未来将聚焦在药明海德苏州基地为全球市场提供疫苗CDMO服务。
12月6日,康方生物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鹏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医保资金扩大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医保谈判助力新药商业化,但新药入院仍是卡点。今年医保局发布会专门提及促进新药入院,各地也在考虑打通这一卡点。此外,建立完善商业医疗保险,搭建创新药多元化支付体系的声音密集出现,张鹏认为商业保险有望成为支持创新药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
11月27日,科伦博泰生物-B宣布,首款国产靶向TROP2的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这是首个国产TROP2ADC在中国获批上市,也是中国首个获得完全批准上市的国产ADC药物。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在利鲁平率先获批上市的情况下,华东医药有望抢占百亿减肥药市场先机,与现有的奥利司他胶囊实现协同互补;但另一方面,原研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的减重适应症也正在国内冲刺上市,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避免,能否借助先发优势突围将考验公司的商业化能力。◎2022年,微芯生物实现营收5.30亿元,同比增长23.11%,归母净利润为1748.48万元,同比下降20.37%。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西格列他钠销售收入仅1582万元,毛利率10.60%,西达本胺毛利率则高达96.82%。
◎如果延后上市事项确定,CM310申请上市至少还要等上接近一年的时间。而除了康诺亚,目前国内还有康乃德生物、荃信生物、恒瑞医药等企业的IL-4Rα抗体进入临床阶段。◎诺和诺德为了巩固扩大优势,也需要在剂型创新上下功夫。口服剂型的推进就是手段之一。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可以说是口服GLP-1药物“从零到一”的突破。此前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等特性,一直难以在给药方式上实现创新。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阿托品滴眼液仍然将是左右兴齐眼药股价涨跌的重要风向标,公司有望率先抢占国内市场。不过,在多家企业的阿托品滴眼液也逐渐步入三期临床的情况下,未来阿托品滴眼液市场或将变成红海市场。◎目前,药企针对AD的新药开发主要集中在Aβ蛋白上,礼来的Donanemab也是针对Aβ靶点。国内的AD新药方面,目前仅有绿谷药业的甘露特钠胶囊在2019年获批上市;而在Aβ靶点上,目前有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企业布局。
◎在2020年之前,沛儿13是国内唯一一款PCV13,由于需求旺盛,且产品垄断市场,即使价格高昂,沛儿13在中国市场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随着沃森生物的PCV13“沃安欣”和康泰生物的PCV13“维民菲宝”获批上市,国内PCV13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抗抑郁药物市场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给予企业研发动力。根据相关数据,2021年至2022年,全球抗抑郁临床项目数量快速增长,2022年较疫情前提升68%,其中最热门的机制依旧围绕5-羟色胺,但新靶点、新剂型、老药改良成为抗抑郁药物的三大研发方向,杨森的“速开朗”、SageTherapeutics和渤健的Zuranolone等新药随之诞生。
◎君实生物方面回应《掘金创新药》研究员称,FLAMES研究的期中分析结果表明,senaparib可显著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且不论患者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表达如何,患者均可获益。◎研究员认为,CAR-T产品自获批以来,其可及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各家药企在提高工艺、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CAR-T产品向血液瘤以外领域的突破。从这一点上而言,药明巨诺与复星医药在自免领域的探索不谋而合。
◎肿瘤领域药物是阿斯利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2全年实现营收15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5%。除了在国内最新获批的阿布替尼外,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明星ADC药物DS8201今年2月也在国内获批上市。◎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制药提交的1类化药新药HDM1002片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受理。HDM1002是华东医药自主研发的小分子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是非胰岛素类降糖药开发的三大热门靶点之一,全球糖尿病药物巨头如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阿斯利康等,纷纷有所布局。
◎和铂医药的HBM1020注射液首度申报临床,据悉,HBM1020注射液是一款靶向B7H7的全球首创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目前在免疫肿瘤学领域,绝大多数经过临床验证的靶点都与B7家族有关。作为新近发现的B7家族成员之一,B7H7在多种难治肿瘤中表达,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测。◎康宁杰瑞两款1类创新药再度申报临床,分别为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特异性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和重组人源化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目前,这两款产品已有多项试验处于Ⅲ期临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