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车企价格战的此起彼伏,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表示,汽车产业链也会发生相似的变化。汪凯透露,公司目标是未来两年到三年内占据25%以上的市场份额。
3月29日,速腾聚创执行董事兼CEO邱纯潮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及成本下降,激光雷达正加速应用于10万元级别的车辆。邱纯潮表示,过去十年激光雷达价格从七八万美元降至200美元以下,主要得益于芯片化技术。L3级自动驾驶被视为关键节点,激光雷达因安全性被称为“安全气囊”,搭载数量从1-2颗增至4-5颗。
今年以来,AI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融合步伐显著加快。从智能座舱到高阶智驾,众多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纷纷引入DeepSeek等模型优化功能。阿尔特推出垂直AI创绘工具“TAI”,通过智能化设计大幅提升效率,并拓展至UTV全地形车等领域。宝马集团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利用AI技术优化生产、供应链及质量检测全流程。大模型不仅助力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制造、服务运营及企业管理,全面提升行业效率与用户体验。这标志着AI正深刻重塑汽车产业的各个层面。
3月18日,长安汽车发布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供应商寻源公告,计划突破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低成本的人形机器人发展。长安预计2027年推出类人机器人及汽车生态机器人,并在2028年实现生产下线。车企纷纷入局旨在应对市场竞争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车企具备制造与应用优势,但人形机器人仍面临自由度低、成本高昂等瓶颈,大规模落地尚需时日。专家警告,市场过热可能导致泡沫风险。
2024年上半年,英伟达DriveOrin-X芯片以73万颗的装机量占据35.9%市场份额,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升级,可能影响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国内车企使用英伟达芯片,导致智驾系统开发受阻。为降低风险,车企如智己汽车通过预采购、多供应商策略应对,并加大国产芯片(如地平线、黑芝麻)的应用。国产芯片算力逐步提升,成本优势明显,部分车企还启动自研芯片计划。这一局势下,构建多元化供应链和推动芯片自主可控成为行业共识。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数字钥匙(蓝牙/NFC/UWB)新车交付超1000万辆,同比增长54.52%,其中蓝牙为主流方案,UWB增速最快。面对汽车智能化转型需求,银基科技推出数字钥匙平台3.0,为车企提供与“Apple钱包”无缝集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大幅缩短认证周期,降低对接成本。ABIResearch预测,2024年至2031年间,配备数字钥匙技术的汽车出货量将以17.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在此背景下,银基科技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与大陆集团携手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数字钥匙技术商业化应用场景扩展。
2025年3月13日,京西智行深汕工厂正式投产,开始量产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标志着国产磁流变悬架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随着产能提升,预计2025年可配套15万辆车,未来几年将扩大至200万辆。磁流变悬架因快速响应和高精度调节能力,成为智能底盘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向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过渡的背景下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前五大汽车厂商已与京西智行合作,初期主要覆盖25万元以上车型,未来将逐步拓展至15万元左右车型。
○3月11日,美股市场中概股多数收涨,特别是汽车概念股表现强劲。小鹏、蔚来和极氪等公司股价显著上升,而禾赛科技(HSAI)更是大涨超50%,引起广泛关注。○3月12日,禾赛科技官方宣布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定点合作,将为后者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涵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合同期限跨越2030年。这是迄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尽管有媒体报道称梅赛德斯-奔驰将采用禾赛激光雷达,但禾赛方面未予置评。
○日前,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旨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生产和OTA升级能力。○该《指南》要求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及其OTA升级进行充分测试验证,确保系统边界清晰和安全响应措施到位,并明确告知用户相关功能的限制。○此规定出台正值2025年车企智驾功能竞赛加剧之际,如比亚迪推出低价智驾车型,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更新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月25日,特斯拉中国发布软件更新通知,推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新版本优化了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并新增驾驶室摄像头监测驾驶员注意力。○此次更新需用户购买6.4万元的FSD智能辅助驾驶服务,且仅限搭载HW4.0硬件及特定软件版本的车辆。○该功能不同于美国市场的FSD,无法实现无人自动驾驶。特斯拉中国官方已将FSD名称改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日前,北京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郑丽英。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及智能车载设备等,与深圳引望业务相似但独立运营。○有观点认为,北京引望的成立意在打造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平台,吸引更多车企以“股权投资+业务合作”的形式参与智能汽车领域发展。
2025年或提前进入“全民智驾”时代,长安汽车2月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今年起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比亚迪则喊出“全民智驾”口号,将高阶智驾带入7万元级市场。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L3级是车辆驾驶权变更关键分水岭。眼下,车企加速高阶智驾系统上车,华为乾崑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系统成焦点,岚图梦想家、阿维塔07Pro+等均已搭载。
2月14日晚,文远知行美股盘前暴涨,开盘后一度熔断,因其搭上英伟达“战车”。文远知行创立于2017年,主营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已完成10轮融资,在北京等6个城市有公开运营的Robotaxi,其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用英伟达芯片。文远知行的飙涨刺激了智驾概念股行情,投资者关注中国智驾股是否过热,机构则看好其未来,摩根大通等给予其增持或跑赢行业评级。
2月12日晚间,激光雷达供应商图达通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以De-SPAC模式上市,由清科资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司估值为117亿港元。图达通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图像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已与蔚来等车企合作,产品广泛应用于L3+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领域。截至2025年2月3日,蔚来已有九款车型采用其激光雷达方案。尽管图达通2022年和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6630万美元和1.21亿美元,但因高额研发成本,同期亏损分别为1.88亿美元和2.18亿美元。随着智能驾驶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将突破150万颗,激光雷达在中低端车型中的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2月7日,东风汽车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接入工作,旗下自主品牌车型将陆续搭载应用。该技术将革新人车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出行体验。目前,东风猛士917汽车智能座舱已完成接入,岚图汽车也将融合DeepSeek。东风汽车称接入该模型可实现三方面用户体验升级,未来还将加强与优秀AI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