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蔚来、小鹏等车企积极布局“舱驾一体”。它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融合,可降本并提升算力效率。然而,实现“系统多域并行”面临复杂难题,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安全标准也不同。从业者认为,这或非未来智能汽车的最终解决方案,需“边走边看”。
近日,恩智浦ADAS市场总监顾环宇表示,激光雷达成本高昂,而4D毫米波成像雷达具备成本优势,且光照适应性和全天候可靠性更强。亿欧智库数据显示,其成本仅为激光雷达的十分之一。顾环宇称,目前全球4D成像雷达市场出现分化,恩智浦已推出新一代处理器S32R47。对于能否取代激光雷达,顾环宇认为两者应互相补充。
近日,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称仅Waymo、小马智行和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遭文远知行CFO反驳。文远知行强调其全球化运营规模和商业化进度。随着政策开放和资本加注,Robotaxi行业进入“千辆级”竞争。据太平洋证券预测,到2030年,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93万亿元。
日前,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首批乘客仅需支付4.20美元即可体验,车辆均配备副驾驶安全员。特斯拉CEO马斯克预测,若成功推出付费Robotaxi服务,公司收入结构将从“卖车”转向“出行服务”,届时公司毛利率可能高达70%~80%,远超传统汽车业务。
6月12日,阿维塔科技亮相2025香港车博会,加速全球市场布局。目前,阿维塔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海外车型项目代号为15G,首款车型已开始海外测试,预计9月底完成。合作车型或率先投放中东市场。阿维塔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今年出海50个国家和地区,2026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2025年第一季度,禾赛科技实现营收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GAAP净亏损同比收窄84%。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19.5万台,同比增长231.3%,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14.6万台,机器人领域交付量4.9万台,同比增长649.1%。CFO樊鹏表示,即使面对动态关税环境,公司仍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将增长44%~69%。
5月22日晚,小米在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发布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SUV,推出三个版本,续航分别为835km、770km、760km。小米创始人雷军介绍了YU7的设计理念、性能及创新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雷军介绍新车时用词克制,辅助驾驶方面未过多展开。自4月以来,小米汽车关于“智能驾驶”的营销开始降温。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政策收紧,智能汽车营销正回归理性。
5月20日,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发布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总营收达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Robotaxi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0%,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2025年是Robotaxi量产之年,预计年底车队规模将扩大至千台。
近日,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完成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拟于2028年1月1日实施。新标准将AEBS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并扩大适用范围,增加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考核。专家表示,成本下降和技术提升使AEBS具备成为标配的保障。新标准实施后,将推动主动安全零部件需求增长,并有望降低车辆保费。
2025年,智能座舱正朝“家庭成员”方向进化,具备记忆与共情能力。商汤绝影CEO王晓刚认为,激光雷达只是阶段性选择,未来将被替代。商汤绝影通过“世界模型+强化学习”技术组合,降低硬件依赖,确保系统安全。在与车企合作上,王晓刚提出“太极式共生”模式,强调数据与研发体系的深度耦合。展望未来,商汤绝影希望在汽车行业深耕,推动商汤AI平台化发展。
近日,激光雷达制造商图达通被传获得零跑B系列两厢小车新车型项目,预计年底交付;小米L3相关车型项目也有望合作。对此,零跑汽车回应“不予置评”,截至发稿时小米汽车尚未回复。
2025年5月6日,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先后宣布与Uber扩大或达成合作,计划在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服务。小马智行CEO彭军表示,将结合自动驾驶系统与Uber平台,从中东起步拓展至全球。此前,Momenta也与Uber达成合作,计划2026年初在欧洲启动商业化服务。
日前,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微博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提出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和标准共建四条倡议,明确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华为还将与各品牌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靳玉志外,还有11家车企高管参与署名。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马瑞利展示了轻量化、软件定义汽车等技术成果。马瑞利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申克磊表示,中国是汽车技术创新的试验场,马瑞利秉持“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策略。目前,马瑞利在中国设有8个研发中心,覆盖7大事业部。
随着电动智能化浪潮,智能座舱需求强烈,车载投影市场潜力巨大。据预测,全球车载投影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47.8亿美元。极米科技副总裁田峰表示,尽管面临技术适配等挑战,但极米视其为“第二增长曲线”。田峰认为,车载投影市场将快速进入3.0阶段,人与产品交互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