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夜,3名司乘人员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4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称,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时速116km/h,检测到障碍物后提醒并减速,驾驶员接管后转向,最终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碰撞前时速约97km/h。事故发生后,小米紧急救援并报警、呼叫120,还将配合警方工作,协助善后。但当事人家属王女士称,小米未主动联系家属,也未回应车辆为何自燃、车门为何锁住等疑问。
3月29日晚10:45分,安徽境内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疑似小米SU7新能源车撞上高速公路护栏后起火燃烧。小米汽车客服表示将配合调查,具体原因需等待交警与消防官方结果。此事件引发公众对新能源车安全性能及智能驾驶功能的关注。
3月29日,比亚迪宣布针对王朝网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涉及宋LDM-i和秦LDM-i两款车型,起售价分别降至11.98万元和8.98万元。此举旨在清库存并加速智能化转型。此前,比亚迪已对海洋网、王朝网三款车型进行类似降价促销。公司计划投入1000亿元发展智能化技术,将高阶智驾覆盖至10万元级别车型,目标2025年实现全年销量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超80万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多场合强调智能化为行业下半场关键,预计未来2~3年内通过智驾平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月30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分享企业战略布局及海外市场规划。他指出,岚图2024年销量同比大增70%,源于倾听用户需求与技术创新。针对全球化战略,卢放表示尽管受欧盟加税政策影响,仍对海外销量增长持乐观态度,并计划构建全价值链服务体系。他认为央企资源整合是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但岚图将始终聚焦用户需求与产品优化。
3月29日,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透露蔚来在研发投入与营收比例上位居全球汽车公司前列。当天,蔚来第三代技术平台首款车型ET9正式交付,搭载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和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标志着中国智能电动车底层核心技术突破。李斌表示,自研芯片和系统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未来蔚来将推出9款新车进一步优化成本。蔚来对行业保持开放,已与7家车企达成换电合作,并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26日深夜,恒大汽车在香港发布公告,回应其股价异动问题。当日午后,恒大汽车股价暴涨超236%,但公司董事会表示不知悉具体原因。外界传闻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将收购南沙工厂,广汽集团随即辟谣称从未就此事进行接洽。受此影响,3月27日开盘,恒大汽车股价暴跌超30%。
3月,本田在中国市场加速电动化布局,推出东风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两款纯电动SUV,并落成年产能12万辆的新能源工厂。本田计划到2030年实现纯电动车年产量200万辆以上,2040年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销售占比达100%。本田通过优化产能、开发新平台(如W架构)及建设新能源工厂(如广汽本田开发区工厂),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生产能力,助力长期战略目标达成。
3月25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业绩会上透露,比亚迪计划2025年实现全年销量550万辆的目标,其中海外市场销量超80万辆,较2024年增长近一倍。为达成目标,比亚迪将加速海外渠道布局与本地化生产,其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四大海外工厂已陆续投产,并计划重点开拓欧洲、南美及东南亚市场。此外,公司正通过组建专属出海船队提升运输能力。
4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合作的“尚界”项目预计将披露更多新品牌和新产品信息,其首款车型计划年内上市。该项目始于去年,2月21日双方正式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等多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搭载增程动力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此举旨在填补鸿蒙智行平价市场空白,助力其实现100万辆年交付目标。通过联合开发,上汽与华为均深度参与产品设计,力求打造智能化爆款车型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日前,奇瑞新能源业务迎来人事与战略调整。苏峻出任iCAR品牌“一把手”,负责独立新能源电动品牌的运营与发展;章红玉调任奇瑞品牌,担任副总经理兼国内事业部总经理,主抓包括QQ在内的小型车业务。此次调整源于奇瑞对新能源板块的重新布局,旨在通过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团队的差异化分工,提升品牌竞争力。
3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哪吒汽车供应商“堵门”风波已平息。此前一天,哪吒汽车召开供应商大会,旨在化解债务问题以推动E轮融资(计划融资40亿至45亿元)。公司希望通过“债转股”方案解决部分供应商欠款,即将70%债权转化为股权,剩余30%分期现金清偿。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债务问题在4月解决,领投方的30亿元资金将到位,但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和未来发展而非还债。
3月17日晚,福建宁德,宁德时代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双方将基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整合各自技术、管理及品牌资源,推动换电服务普及。蔚来旗下新车型将逐步导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而宁德时代则支持蔚来的换电网络建设。通过“双网并行”模式,双方还将推动换电技术国家标准制定,并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安全与效率提升。
3月17日晚间,比亚迪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超级e平台技术,整合了超级千伏架构、闪充电池等多项领先技术。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该技术将率先应用于汉LEV和唐LEV两款车型,并开启预售,预售价分别为27万~35万元和28万~36万元。此次发布会还推出了“兆瓦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可补能400公里,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建设超4000个“兆瓦闪充站”。
日前,吉利银河首款高端MPV翼真L380陆地空客系列正式上市,推出5个版本,售价29.99万至59.99万元,起售价较一年前降低8万元。此次价格调整源于技术整合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新车融合英式复古设计与银河科技基因,搭载FlymeAuto智能座舱等创新配置。未来,翼真将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并通过专属展厅和授权网络拓展一二线市场,探索高端MPV营销新模式。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6%,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充电桩补能服务却明显滞后于需求,车主们面临新的“充电焦虑”。具体表现为充电桩收费标准和服务费复杂多样,导致充电费用高昂且透明度不足。此外,不同运营方对超时占用费和停车费的收费标准各异,部分商圈附近的充电桩收费更高。面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从政策支持、电网设施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方面加强充电桩建设,确保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