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首个交易日,沪农商行、渝农商行股价大涨,沪农商行涨停,渝农商行涨超6%。此轮上涨或与两银行股被调入沪深300指数有关。同时,兴业银行、青岛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只银行股也出现大涨。银行板块整体“走牛”,原因包括公募基金和险企配置需求、银行板块高股息低估值及宏观政策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丨2025年6月3日星期二丨NO.1央行:5月开展了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5月30日,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旗下的“永坤商城”因提现无法到账引发投资者爆料。该商城曾宣传7%~8%的年化收益和保本承诺。近日,多地投资者发现资金无法提现,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将相关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永坤控股总部已封锁,员工和下属门店店员也成受害者。投资者发现合同中约定了代持黄金并有保险,但保单只对特定事故理赔,且相关保险公司已终止与永坤的合作。
私人银行业务凭借轻资本、高收益等优势成为银行发力重点。国有大行稳居私行业务第一梯队,工、农、中行私行资产管理规模超3万亿元。客户门槛多为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及以上,但部分银行有差异。随着财富传承浪潮来袭,服务企业家、打造专业财富顾问成竞争焦点。家族信托和养老金融是布局重点。业内竞争加剧,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深度服务、生态融合、长期价值方向演进,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2025年5月30日,张小东被任命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此前他为中国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小东在中国工商银行也有多年工作经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的国有政策性银行,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截至2024年底,该行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8641亿元。
5月30日,平安资管获准设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将聚焦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人身险及财险机构持续提升股票配置比例。国信证券、国金证券看好保险资金配置长久期债券和高分红股票的机会。
近日,横琴人寿发布员工制“销售顾问”招聘计划,面向广州和珠海招聘50名员工制人生规划师,此举响应了《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该通知鼓励探索员工制或代理制保险销售顾问。业内认为,员工制代理人模式有利于规范销售行为,但面临人力成本高、薪酬设计难等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明确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保险,解决“重建轻管”难题。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量身打造专属保险产品,为高标准农田提供风险保障。业内人士呼吁让保险参与到前期建设中,以提升项目整体抗风险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确保工程符合标准。
5月28日,爱玛科技回应市场关注,称公司正调整资金结构,增持理财产品以应对存款利率下行。同时,银行理财市场数据披露显示,截至5月29日,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1.35万亿元,4个月增近1.5万亿元。市场资金趋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及银行理财等。固收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不同程度下行。存款降息后,投资者转向长期限产品如储蓄性保险,也有人考虑黄金。
健康险,“风来了”!过去几年间,健康险从增长引擎走向“失速”,保费增速逐渐滑落至个位数。2024年数据显示,健康险保费收入为9774亿元,距离“万亿梦”仍有一步之遥。在长期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健康险的保障功能重新赢得市场关注,在政策推动...
丨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丨NO.1中办、国办: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
社保基金以稳定回报著称,其20多年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7.36%。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部专家赵忠哲在“520财富节”上解读了社保基金配置策略,并介绍了普通人如何用少量资金实现“类社保”资产配置。他提出,需理清三大类资产、四个环节,并推荐使用TREE资产配置体系和天秤AI调优系统。同时,他强调投资认知的重要性,建议多关注理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经验。
《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已成保险市场中坚力量,线上购险率比肩线下并有望超越,近六成家庭年保费支出超8000元,76%消费者计划调整保险配置增预算。其中,“95后”线上购险率首次超越“85后”达84%,成主力人群,偏好线上购买因产品丰富、价格优势及避免人情压力。
王健林“断腕”,万达已出售超80座万达广场,险资为何密集接盘?
近日,银行理财子公司被建议加入保险资管业协会。此前,已有5家正式成为会员。此举旨在加强银行保险资管产品信息披露自律规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达25.74万亿元,同比增加15.06%。近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整体下调,与政策降息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相关。金融监管总局正就资管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旨在统一监管规则,强化信息披露行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