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背景下,提高财政赤字率已是必然选择,此外,财政收支平衡还可以从提高支出效率,挤压一般公务开支以及盘活各地沉睡的财政资金等方面入手。”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民主体论”,并以“三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统揽政策推进,可谓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意味着集体土地还权赋能改革不远了。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是最差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差在我们还必须忍耐较长时期传统行业的去杠杆过程,好在这是一个有如此强烈的改革创新和消费升级趋势的
上周索罗斯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高调唱衰中国经济,鉴于经济减速、债务负担、资本外逃等因素,中国经济难免硬着陆,中国将加剧全球通缩。索罗斯的这个所谓“观察得出的结论”很能代表一部分做空者的论调,只可惜这种观察视角显然属于“选择性失明”。
看来,我们对A股市场股票全流通应该有个深刻反思,大股东、董监高等持有的限制性证券,任何时候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和自由流通股票享有100%同等权利。只有在减持速度和数量等方面对其设定约束,才能抵消这些主体在持股成本以及获取公司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市场的公平博弈也才会成为可能。
四大银行收紧对中介的房贷政策可能是一个转折点。由于因城施策、发挥地方主体责任、制定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落地,深圳楼市持续预期的房贷宽松或许要逆转了。
迄今的财税体制改革进程尚不够均衡,有别于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在改革实施层面取得的实际进展,作为深化财税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对滞后。
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影子。眼下,在风起云涌的中国资本市场,有人折戟沉沙,有人斩获良机。正在发生的历史,让外界逐步清醒:大变局时代,投资中国,需要大智慧,切忌小聪明。
市场暴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或是减持新规没有将大宗交易纳入限制,因为投资者对未来新股发行、大股东减持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恐慌。要安抚市场恐慌、维护市场稳定,需要引导大股东长期持股才能避免进一步加剧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对立。
◎周子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央稳增长的政策不断。除了央行提前对春节前后的流动性安排进行布局,元旦前后,地方稳增长项目纷纷启动,目前已有9省发布今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超过14万亿元。然而,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增加投资拉动...
对数量指标(如M2)与价格指标(如利率)关系的一个比较传统的理解是,这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即只要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下降。因此,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只要频繁降低准备金率就行,因为降准可以有效地通过乘数效应提升M2。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了持续优化,增长质量也不断提升,虽然去产能对近期经济带来直接冲击,但将促进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
在需求萎靡的背景下,若产能不去、库存难下、杠杆难消,那么企业的利润和相关行业的投资就难有真正的起色。细项来看,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表现良好,传统资源依旧“跌跌不休”。
6.9%的GDP增速,这是在预测的中值上,不算是太悲观的数据。即使是创25年的增速新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市场此前就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从化解当前金融市场风险的短期效应来看,稳定人民币汇率、转变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