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房地产的个税政策,一头涉及楼市调控的效果,一头关系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审慎细化。
对于近期人民币走低,市场所讨论的原因很多,如美联储加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大以及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后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等。
“十三五”能源行业应该是一个优化发展——不是以数量扩张为主,不是以总量扩张为主,而是往绿色低碳方面进行结构调整——这也意味着有一些能源(如天然气)仍然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但另有一些能源可能就要“下架”了。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入倒计时阶段。在新旧动力交替的“转换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为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定调?
核准制的良苦用心,反而使开放的股市变成了封闭的利益场。监管者努力把好门,却被鱼龙混杂的上市主体给搞得变了样。多年来监管者总是在打补丁,查违规主体,可是并未形成规范、完善和稳定的制度根基。
“十三五”特别是头两年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到2020年要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期间我国经济面临很多的风险和挑战,下行压力较大。在转型阵痛期,房地产又一次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期待,它能再次临危救主吗?
我国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存量,然而金融体系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在短期内滞后于整个市场体系的改革。
曹凤岐表示,CPI环比持平,并连续三个月同比上涨处于“1时代”,表明目前CPI处于稳定期,同时也在与目前的低利率水平相适应的合理区间内。在合理区间内,CPI涨幅稍微扩大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较低的通胀水平也反映出一些通货紧缩的倾向,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趋于保守。
外汇储备,多有多的烦恼,少有少的隐忧。但中国外储“缩水”有其客观原因,对此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评价中国楼市?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立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笔者以为,紧盯楼市的“好”与“坏”,并未切中中国楼市的关节点。放不下楼市才是不合时宜的老思维。
笔者认为,舆论对于“房价快速下跌”铺天盖地的批判或许只是在断章取义的情况下刻意放大了报告的部分结论,但却没有正视比这一观点更重要的逻辑判断,也没有正视报告对于房地产当前问题的深入剖析。
在实质负利率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融资杠杆高、融资成本低,这就使得住房投资有利可图,或者说买房比租房更为划算。这必然鼓励更多的人购买住房,或是加大房产的投资力度。
熔断机制到底会让人冷静、还是加剧市场恐慌,这确实是个大问题,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在笔者看来,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千千万万,在A股市场,熔断机制有时或许能够起到冷静作用,但有时熔断机制也可能加剧市场恐慌。
A股市场不仅有熔断机制设定的双保险,而且还有个股涨跌停制度的保险。因此A股市场算是设计了三重保险。股市有风险,但符合市场规则的风险是允许的,因为涉入股市的投资者,应该洞悉风险无时不在的道理。
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在期盼熔断机制推出的同时,更希望能加快监管机制改革步伐,建立真正高效、有力、覆盖面广、稳定作用强的监管体制机制,在股市遇到问题时及时出手。反过来,如果相关机构监管不力,就要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