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硕 黄辛旭 孙桐桐 李星 孙磊 裴健如 董天意 每经编辑 裴健如
“金九银十”之后的国内车市,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第一周,国内乘用车日均零售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42%,零售表现平稳。
图片来源:乘联会
乘联会方面认为,由于目前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疫情因素有个别苗头,消费者对冬季出行的个性化选择带动购车热情相对较高,目前市场零售较强也带来经销商的销售信心稳定,因此经销商的出货节奏也加快,形成更良好的月度销售节奏,从而使月初增速改善,月末的冲刺压力减少。
从批发销量来看,11月第一周,主要厂商批发销量达到日均4万辆,同比增长8%。受10月初国庆期间厂商批发量偏低的影响,11月第一周环比10月同期增长136%。从进货节奏来看,国内乘用车市场渠道运行状态明显改善。
图片来源:乘联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市加速回暖之下,利好政策仍在不断加码。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首先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具体来看,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举措主要包括: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
在此之前,海南、新疆、昆明等多地均出台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如,11月2日,海南省推出了凭房产可参加小客车增量指标摇号的新规定。
事实上,在“银十”销售季,国内车市已收获满满。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199.2万辆,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8.0%。
乘联会方面认为,11月我国进入乘用车市的冬季旺销期,其核心推动力是中低价位的自主品牌的持续年末增量。同时,疫情影响下的今年新品上市节奏延到三季度,真正上量要到四季度。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且基本在12月到期,随着时间临近,消费者购车抢政策末班车的效应更明显。此外,11月有21个工作日,较2019年11月持平,较10月增加4个工作日,因此车市销量增长动力相对较大。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敬分析称,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四个月实现正增长,从零售数据可以看出,三四五线城市销量增速回升,下游需求全面回暖,预计今年四季度国内乘用车销量有望同比增长10%以上,2021年全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望达到13%~15%。
10月汽车销量再创年内新高
国内车市连续6个月增速保持在两位数
“尽管受国庆和中秋双节假期影响,企业有效工作日有所减少,但10月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依然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国内车市10月的表现超出预期,销量再创年内新高。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5.2万辆和257.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9%和0.1%,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2.5%。截至10月底,国内汽车产销已连续7个月呈现增长态势,连续6个月保持销量增速在10%以上。
对此,陈士华分析称,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明显,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产业循环持续改善,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复苏,叠加国庆和中秋双节效应,使得汽车市场需求不减。
图片来源:中汽协
乘联会方面分析认为,全国乘用车市场7~10月增速保持强势态势,首先得益于宏观经济和出口市场超预期的回暖,尤其是欧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出口表现较强,稳住了消费信心。其次是由于去年7月部分地区“国六”实施后导致车市基数较低。此外,新能源车零售翻倍回暖态势明显,也推动了车市走强。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车型来看,SUV热度仍旧最高,10月同比增幅为9.8%,与轿车的销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轿车销量也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8.8%,MPV则大幅下滑10.1%。
值得一提的是,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单月产销连续第4个月刷新当月历史纪录。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7%和104.5%。
受益于近几个月的突出表现,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降幅明显收窄。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1.4万辆和9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7.1%,降幅较1~9月分别收窄9.5和10.6个百分点。
综合1~10月销量数据来看,自今年4月起,国内车市开启的同比正增长态势仍在延续。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492.0万辆,累计零售同比下降10.2%,累计净销量同比减少169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的8%。乘联会方面表示,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和疫情因素影响。
图片来源:中汽协
对于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乘联会方面预测,目前国内疫情平稳,经济持续回暖,居民消费信心和购买力恢复,车市将持续强势回暖。但在疫情影响下,今年新品上市节奏将延续到三季度。此外,北京增加放号2万个,上海抢购新能源汽车势头较猛,加之企业对新能源产销数量仍有很强追求,预计年末两个月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将持续环比高增长。
“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消费信心的持续回升,叠加‘双十一’购物节、车展以及新能源下乡等活动的拉动,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恢复仍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陈士华说。
豪华车市继续高歌猛进
车企比拼进入新赛道
10月,国内豪华车市场表现仍旧亮眼。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国内豪华车市场销量约为23.97万辆,同比增长26.8%,在三大细分市场中增速最高;1~10月,国内豪车市场累计销量约为202.76万辆,同比增长12.6%,在三大细分市场中唯一实现正增长。
图片来源:乘联会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王敬认为,从结构上看,10月豪华品牌销量保持强劲增长,背后体现了我国乘用车行业消费升级的逻辑。根据终端调研,目前部分城市豪华车提车周期为1-2个月,下游需求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豪华车市场仍旧保持强势增长特征,但其10月零售销量环比9月下降了6%。对此,乘联会方面认为,国内车市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但10月供给不足导致部分豪华品牌生产低于零售较多,暂时抑制了零售端的增长。
具体来看,德系豪华三强BBA(奔驰、宝马和奥迪)仍旧占据国内豪华车市场C位。尤其是奥迪品牌,更是一举拿下10月国内豪车单车销量“前三甲”:奥迪A6L以约1.67万辆的销售成绩夺得当月豪车销冠,奥迪A4L和奥迪Q5L分别以近1.45万辆和1.44万辆的月销成绩紧随其后。
10月,国内豪车销量前十名仍旧被BBA旗下产品全部包揽,其中宝马占据4席,奔驰和奥迪分别占据3席。有分析认为,BBA销量之所以高居不下,主要得益于车企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从而获得了对市场的精准把控,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布局和投放。此外,为了迎合更多消费人群的需求,主流豪华品牌通过产品本土化以及入门级车型布局,进一步发挥价格优势降低了豪华车入门门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10月,国内豪车第二阵营也有亮眼表现。凯迪拉克10月销售新车约2.53万辆,同比增长81%,超越雷克萨斯守住了国内豪车第二阵营“霸主”地位。今年以来,凯迪拉克经历了新、老产品的切换期,随着CT4、CT5等新车的上市,凯迪拉克形成了“轿车+SUV”较为完善的产品矩阵,销量经过短暂波动之后也渐入佳境。
紧随凯迪拉克之后,雷克萨斯10月销售了近2.36万辆新车,其中ES车型以1万辆的销售成绩,成为其“中流砥柱”。
10月,沃尔沃在中国市场中表现突出,终端销量约为1.67万辆,同比增长19%。1~10月,沃尔沃在华累计销量接近13万辆,同比增长5.3%。
值得一提的是,在豪华车市场正向高速增长的同时,豪华车企仍在不断补充产品,寻求新的增长点。不仅如此,在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影响下,豪华车企也在积极布局,市场竞争也已扩展到新赛道。
如,近日宝马Vision iNEXT量产车型——纯电动BMW iX全球首发,将于明年正式量产上市。在此之前,宝马纯电动iX3已经上市,奔驰EQC和奥迪e-tron也已经投放市场。至此,BBA在中国市场中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已布局完毕。而雷克萨斯今年也在华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UX300e。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近几年国产豪华车供给不断增强,且保持高水准的品质输出,消费者对国产化认可度很高,以德系三强为代表的豪华车产品矩阵布局日益完善,进一步促进了豪华车的市场增量。从渠道层面来看,最优秀的经销商都以经营豪华品牌为目标,这也将助力豪华车销量进一步增长。”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日系车市场份额超德系
美系车销量增速最快
10月,合资品牌车市中最大的看点是日系车市场份额超越德系车。乘联会数据显示,日系车10月销量约47.85万辆,同比增长18.1%,市场份额为24%。而德系车10月销量约47.45万辆,同比增长1%,市场份额为23.8%。
图片来源:乘联会
具体来看,东风日产10月销量超12万辆,市场份额为6.2%。其中,销量支柱车型轩逸月销超5.5万辆,同比增长30%,继续蝉联国内乘用车月销冠军。此外,逍客和奇骏两款SUV车型当月销量也分别超1.8万辆和1.6万辆。
本田品牌方面,得益于全新飞度、皓影等新车销售的增量,以及雅阁、思域、C-RV等车型的持续发力,本田在华两家合资公司10月销量迎来双位数增幅。
丰田两家合资公司在华也继续保持增长,其中一汽丰田10月销量同比增长约40%。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接下来将引入全新汉兰达、塞纳、凌尚等车型进一步促进销量提升。
德系车方面,依靠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一汽-大众成为10月唯一一家月销超20万辆,市占率超过10%的乘用车企业,依旧位于国内乘用车企销量排名榜首。上汽大众10月销量则约为15万辆,市占率为7.5%,位列当月国内乘用车企销量榜第二位。
美系车则继8、9月之后,再次成为在华表现最突出的系别。乘联会数据显示,美系车10月销量超18万辆,同比增长26.1%,继续领跑各国别市场。
图片来源:乘联会
上汽通用延续了上个月的增长姿态,10月销量同比增长16.1%。其中,凯迪拉克10月销量约为2.53万辆,继续位列国内豪车第二阵营榜首;别克品牌10月销量为9.91万辆,同比增长27%。
此外,长安福特和林肯品牌10月销量也分别同比增长18.5%和103%。有观点认为,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车型导入,以及在定位上的调整是其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韩、法系车则仍处于低迷状态,是仅有的两个10月销量出现同比下降的国别车系。
数据显示,韩系车10月销量约7.25万辆,同比下滑10.2%。不过,依靠东风悦达起亚K5凯酷、北京现代全新索纳塔、伊兰特等新车拉动,韩系车10月销量降幅有所收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法系车10月销量仅为4614辆,同比下滑58%,降幅进一步扩大,市占率仅为0.2%,继续处于谷底。值得注意的是,神龙汽车在10月底推出“元+”计划,聚焦产品、营销、服务、运营四个方面,欲将法系车重新拉回赛道,但该计划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业内分析认为,在存量竞争的情况下,国内汽车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并逐步向头部品牌倾斜,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品牌形象、产品口碑等,汽车消费更趋于理性。在此背景下,日系品牌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而弱势汽车品牌正在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自主市占率今年首破40%红线
头部车企实力逐步增强
“金九银十”落幕,受国庆和中秋双节影响,车市延续快速增长势头,自主品牌的表现颇为亮眼。
根据中汽协数据,10月,自主品牌销量约为86.9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2.4%,占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量的41.2%。这是今年自主品牌首次突破40%市占率红线。
不过,今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约为575.2万辆,同比下降14.1%,占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量的37.1%,同比下降1.8%。
10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TOP15排行榜中,自主品牌占据4席。其中,吉利汽车较9月上升1位至第4位,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仍保持在第6位和第7位,奇瑞汽车则从9月的第15位上升至第13位。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仍是自主品牌销量冠军。10月,吉利汽车销量提升至12.9万辆,同比增长1.8%;1~10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约为96.6万辆,同比下降6.8%。目前,吉利汽车已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68.5%。
从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数据来看,长安汽车10月销量约为10.8万辆,同比增长50%,在自主品牌销量排行榜中增幅最大。今年前10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约为74.4万辆,同比增长24.5%,排行第二。
图片来源:乘联会
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渐成中流砥柱,蓝鲸系列发动机的销量规模不断突破有望为公司降本贡献力量,提升自主盈利能力。
“季军”长城汽车正在追赶。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0月销量约为10.7万辆,仅比长安汽车少约600辆。今年前10个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约为59.7万辆,同比下滑12.5%。目前,长城汽车已完成10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58.5%。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助力下,自主品牌第二阵营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上汽乘用车10月销量约为7万辆,这一成绩也是上汽乘用车成立以来取得的最高单月销量成绩。
这得益于上汽乘用车今年推行的荣威和MG品牌的焕新战略,以及推出的全新高端电动品牌R标。在品牌焕新战略之下,上汽乘用车推出了荣威 iMAX 8 、MG领航、MG5等多款新品。
奇瑞汽车10月销量也同样引人注目。根据奇瑞控股集团官方数据,奇瑞控股集团10月销量约为8.8万辆,其中奇瑞汽车销量约为5.5万辆。10月,奇瑞汽车各板块都有新车推出。比如,在高端布局上,星途推出了全新一代TXL;奇瑞推出了瑞虎8 PLUS;捷途推出了X70 PLUS;奇瑞新能源推出了全新瑞虎e,这些新车都给奇瑞汽车带来了增长动力。
比亚迪10月销量约为4.8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约为2.3万辆,燃油车型销量约为2.5万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比亚迪的股价持续攀升。10月期间,比亚迪每股股价约提升了60元。
对此,华西证券研报认为,比亚迪近期利好消息较多,动力电池产品外供将逐步进入兑现期,这有利于比亚迪长远发展。同时,比亚迪年内还将发布第四代混动技术平台(DM4.0),基于这一平台,比亚迪将推出多款车型。
整体来看,头部自主品牌的实力在逐步增强,它们基于不同领域的优势在不断夯实自己的市场位置。临近岁末,自主车企的最终排位赛结果如何,业内将拭目以待。
自主SUV回暖
高端车型增速迅猛
10月,我国SUV市场继续领跑车市大盘,市占率持续提升。其中,自主SUV开始回暖,合资SUV加剧分化,日系风光再现,德系则空留一番寂寞。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国内SUV产量约为96.8万辆,同比增长8.2%;零售销量约为93.79万辆,同比增长9.9%。这是今年以来,SUV产量增速首次低于轿车市场,但销量增长依然保持领先。
今年前10个月,我国SUV市场累计产量约为708.87万辆,同比下滑3.7%;累计零售销量约为690.37万辆,同比下滑5.3%。尽管SUV市场今年前10个月累计产销量呈下滑态势,但与之前相比,SUV市场下滑幅度进一步收窄,仍好于轿车和MPV市场。
制图:每经记者 孙桐桐
事实上,今年以来,SUV市场增长稳定。10月,其市场份额为47.1%,较前三季度均有所提升。1-10月,SUV市场份额为46.3%,较2019年全年提升2个百分点。
其中,高端SUV增速最为迅猛,这与我国汽车消费升级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数据显示,今年10月,30万元及以上的SUV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5.9%,占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的4.7%,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占率提升了0.8个百分点;30万元以下的SUV车型销量同比增长7.6%,占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的42.4%。
10月,SUV热销车型依然涨势喜人。在10月SUV销量前十榜单中,有8款车型销量呈现增长态势。不过,与前几个月相比,热销车型的增速有所放缓,只有本田CR-V、哈弗H6、长安CS75三款车型为双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2.5%、28.8%和22.1%。
制图:每经记者 孙桐桐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SUV开始出现回暖迹象。10月,自主SUV销量为46.7万辆,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为23.4%,较上个月提升1.8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滑1.3个百分点。
在10月SUV销量前十榜单中,自主SUV不仅较上月增加一个席位,而且占据半壁江山,且各车型销量均为正增长。其中,哈弗H6以2万辆的领先优势继续稳坐冠军,长安CS75凭借近3000辆的优势超越本田CR-V位居亚军,本田CR-V排名第三。长安CS75与本田CR-V的年度亚军之争仍存在看点。博越比上个月前进三名位列上述榜单第四;比亚迪宋在缺席数个月之后,再次挤入该榜单前十。
反观合资SUV,10月表现比较平缓,且分化加剧。其中,日系车型风采依旧,在10月SUV销量前十榜单中占据四席,分别为本田CR-V、逍客、本田XR-V和奇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探岳以不足200辆的微弱劣势败给奇骏,同比下滑26.5%,无缘前十榜单。由此,在10月SUV销量前十榜单中德系SUV只剩下途观L,且销量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至15.1%。
除了热销车型表现不佳,德系SUV整体也疲态尽显。10月,德系SUV销量同比增长5%,环比下滑6%;而去年同期,德系SUV销量增幅为66.8%。10月,德系SUV市场占有率也下滑至8.6%,环比下滑0.4%,同比下滑0.2%。
目前,SUV细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以10月SUV销量前十榜单为例,除了排名靠前的车型销量能拉开一定差距外,其余车型之间销量差距并不明显,竞争激烈度可见一斑。
MPV市场份额再萎缩
新玩家向头部车企发起冲击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国内MPV销量约为10.7万辆,同比下滑10.0%,环比增长2.1%,销量增势有所放缓;1~10月,国内MPV累计销量约为84.1万辆,同比下降25.4%,降幅持续收窄。
与上月情况相同,10月国内MPV市场仍是唯一出现同比销量下滑的细分市场,且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10月国内MPV市场份额为5.4%,较上月下滑0.2个百分点;1~10月国内MPV市场份额跌落至5.6%,但整体市场空间正趋向稳定。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销售结构来看,自主品牌MPV销量的持续颓势仍是导致MPV市场整体下滑的主因。数据显示,10月自主品牌MPV销量约为7.7万辆,同比下降14.7%;1~10月自主品牌MPV累计销量约为59.2万辆,同比下滑30.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自主品牌MPV销量持续下滑,但其在整体MPV市场销售占比却在稳步提升。数据显示,9月自主品牌MPV销量约占当月总销量的65%,而10月自主品牌MPV销量占比已升至72%。有分析认为,随着自主品牌在中高端MPV领域不断发力,其市场竞争力或将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乘联会
具体车型方面,10月MPV销量前十榜单中,五菱宏光与别克GL8仍“霸榜”前两名,其中五菱宏光销量为2.6万辆,位居榜首;别克GL8以1.4万辆的销售成绩紧随其后。但五菱宏光10月销量同比降幅为20.3%,降幅较上月继续扩大;别克GL8销量则同比微增6.3%,增幅有所收缓。
此外,月销量处于3000辆~5000辆区间的“中间段”车型本月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上汽荣威iMAX8一经上市便取得了4109辆的销量成绩,成功跻身榜单前十名。产品升级后的广汽M8本月销量为4646辆,同比增长102.1%,环比增长113.7%,重回热销阵营。广汽本田奥德赛市场表现则出现疲态,10月销量为3587辆,同比下滑6.3%,降幅有所扩大。
事实上,作为国内MPV市场长期“霸榜”车型,五菱宏光与别克GL8均以国内MPV“标杆”形象示人,其销量成绩变化也被视为国内MPV市场行情的“风向标”。从10月销量变化来看,二者同比销量的“一增一减”,正与当下国内MPV市场“精品化”消费升级之势相吻合。
图片来源:乘联会
乘联会数据显示,各价格段车型中,售价低于30万元的MPV成为10月唯一出现销量同比下滑的细分市场。10月,售价低于30万元的MPV车型销量为10.3万辆,同比下滑12.2%,降幅较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1~10月,售价低于30万元的MPV车型销量为81.7万辆,同比下滑26.7%,降幅远超市场大盘。
值得关注的是,别克GL8本月同比销量增幅也有所收缓,同比微增6.3%,而9月这一数字为31.2%。对此,有分析认为,GL8本月销量波动或与近期多款新车入市有关,随着有竞争力车型的不断涌现,国内MPV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竞争,别克GL8的市场地位将面临挑战。
综合来看,由于五菱宏光、别克GL8长期积累下的口碑优势,其市场地位暂时稳固。对于新入局的车型而言,月销3000辆~5000辆的“中间段”区域成为其最佳“上攻”着力点,未来该量级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4个月刷新纪录
全年销量有望破百万辆
10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增势较9月更为迅猛。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7%和104.5%,连续4个月刷新单月产销历史纪录。
制图:每经记者 李星
受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及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我国新能源车市销量从今年7月才开始由负转正,且增长之势延续至今年10月底。
与整体新能源车市增速相比,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势尤为强劲。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超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批发销量为2.3万辆,同比增长58.6%;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为12.1万辆,同比增长137.2%。
图片来源:乘联会
1~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约为78万辆,同比增速为-6%。其中,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超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
在整体高增长态势下,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4家,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和特斯拉中国。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一,销量约2.97万辆;比亚迪销量约2.24万辆,排名第二;上汽乘用车销量约为1.28万辆,排名第三;特斯拉中国销量约为1.21万辆,排名第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今年新能源车市表现超预期,与特斯拉对国内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拉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宏光MINIEV对低端市场的拉动有很大关系。
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优异表现,主要归功于其全新上市的A00级车型宏光MINIEV。数据显示,10月,宏光MINIEV为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贡献了近70%的比重。不仅如此,宏光MINIEV上市仅20天,销量就突破1.5万辆,是销量最快破万的新能源车型。
制图:每经记者 李星
从上图来看,10月入围排行榜前十名的A00级新能源车型进一步增加,除宏光MINIEV、欧拉R1、奇瑞eQ外,上汽乘用车旗下的科莱威CLEVER也跻身榜单中。
在科莱威CLEVER的加持下,阔别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前三名多月的上汽乘用车,10月销量也超过特斯拉,拿下当月新能源销量季军。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两个月,国内新能源车市仍将持续保持现有的高增长态势,新能源乘用车将于11月实现累计销量转正。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从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势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到100万辆并非难事。
记者手记丨车市冲刺号角已响起
作为传统销售旺季,车市10月的市场表现延续了自今年4月以来的回暖曲线,并且跑出了令人惊喜的“加速度”。
中汽协方面认为,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产业循环持续改善,企业利润稳步回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发力,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明显,这些都促使汽车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复苏。叠加国庆和中秋双节效应,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产销形势总体向好,同比也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
随着消费信心的持续回升,叠加“双十一”购物节、广州车展以及新能源下乡等活动的拉动,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恢复仍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同时,未来两个月不少厂家可能面临积分考核的压力和限制,进而选择促销新能源汽车,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不小,这些也将对进一步巩固市场需求带来一定挑战。
随着2020年进入倒计时,各大车企已吹响年终销量冲刺号角,以期顺利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最终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李硕 黄辛旭 孙桐桐
李星 孙磊 裴健如 董天意
编辑:裴健如
视觉:邹利
排版:裴健如 陈彦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