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经济大盘”成为当下刷爆媒体的热词。自国家定调后,多地地方政府纷纷跟进出台稳经济稳增长政策。在这个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上,5月29日,西咸新区抢抓时间窗口,因地制宜迅速出台了“稳增长23条”政策。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西安一直在厚植发展“热土”。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将持续围绕19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百亿级“链主”企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目前西安市招商引资重点聚焦在产业类招商,其中就包括先进制造业等产业。从产业招商的回报周期来看,产业发展的周期还需考虑时间成本。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运行。5年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了强大引擎。经过5年的发展,陕西自贸区西...
科创板开闸短短两年多,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便以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傲人成绩,在众国家级高新区中刷足存在感。数据统计,陕西截至目前共有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板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10,而西安高新区独占7家,...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之年。继2020年GDP首次跨入万亿俱乐部之后,西安2021年成功举办全运会,在岁末疫情突袭的情况下依然维持近700亿元的GDP增量、20.3万的常住人口增量……2022年,...
2022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揭牌5周年。作为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之一,陕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主阵地,5年来,...
深入实施“链长制”、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制造业诸多部署都透出高“技术含量”。如何准确理解集群发展?如何勾勒长板、补足短板?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乃至,后疫情时代,西安...
助力西安迈入万亿元GDP俱乐部,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跻身全球科创百强榜……“高光”背后,是西安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强劲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21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
西安的科创自有其底气。高校院所、专业人才等资源禀赋加持,资本金融、平台及服务等布局及推进,尤其是秦创原这个省级最大的科创平台所释放巨大红利,科创要素争相汇集,西安科创新城的城市特质愈发凸显,“硬实力”也屡次出圈。拥抱科创者有未...
2021年,西安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68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4.6%。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疫情冲击之下,西安仍然稳定在“万亿俱乐部”行列,这样的成绩实属难得。站稳万亿脚跟,西安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实体经济建设的进程。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业集聚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以说,金融业承担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决定了未来的经济走向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2017年,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经过5年的发展,“硬科技”已经成为西安对外展示的最有力名片之一,而科创板正是承载“硬科技”企业的一个容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科创板开板两年多以来,西安不断展现科创实力,目前已有科...
2022年4月1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下文简称《计划》)的通知,该计划意在帮助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其科创经济发展储备“子弹”,也体现出政府对于陕西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视程...
秦创原毫无疑问是目前陕西科技创新的最大风口。站在风口上,各地区在积极布局参与建设平台同时,亦在借道秦创原这个目前国内科技创新最活跃的新经济区,找自身的发展机遇和位置。作为秦创原总窗口所在地和核心承载区,粉巷财经(ID:nbdf...
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31)近期发布,中国内地共有12个城市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榜”,西安位列中国内地第11位,此次入榜也是西安连续四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榜,说明了西安的金融实力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目前,西安金融环境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些主要金融指标正在不断增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西安对金融产业布局的深入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西安金融中心不但能够自身独树一帜,也能够依靠金融,让西安整体经济“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