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副教授马志德。马志德表示,沙特“2030愿景”下,中国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能源转型方面,沙特计划到2030年实现5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出海机会。中国企业可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助力沙特能源转型。
以电动化为特征的新型航空产业链正加速成型。低空经济产业也从局部试点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运营阶段。近期,业内公司相继传出重要节点性进展。3月28日,亿航智能方面收到全国首批民用(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则交付首批开展商业运营的“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
3月28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此前,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获适航三证。本次获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及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
3月24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铋价格出现下跌,这是近期铋价首次下跌,此前自3月19日起铋价维持横盘状态。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价格波动源于国内外价差过大及前期交易活跃导致风险上升,部分持货商选择获利结算,同时国内下游对高价接受度有限,未来铋价或维持高位震荡甚至可能再度上行。
2025年3月20日至23日,在中国上海举办的AWE2025展会上,中国家电企业掀起新一轮体育营销热潮。海信、TCL、万家乐等品牌通过与国际顶级赛事合作此举意在借助体育赛事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中资企业全球化进程。业内人士指出,体育营销已从简单的广告露出演变为技术与场景结合的综合竞争。
2024年至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举办,展示了中国品牌在空调、扫地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部分欧洲国家对空调的需求激增,而北美用户则青睐中国制造的智能清洁设备。
3月20日至23日,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在上海开展。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和消费电子展会之一,AWE2025吸引了1000多家家电和消费电子企业参展。记者注意到,母婴冰箱、餐边柜冰箱、厨房空调、帐篷空调⋯⋯家电领域正涌现一批细分场景化产品。
3月20日至23日,AWE在上海开展,AI是“主角”。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称,AI大模型为家电智能化提供关键技术突破路径。TCL、海信等企业展示AI家电,特点是从“被动响应”进化到“主动服务”。多数厂商认为大模型技术让家电智慧体验有质的提升。
近期,光伏行业出现抢装潮,组件、电池片供货紧俏。4月30日、5月31日两大光伏新政实施节点将至,分布式光伏为确保预期收益加速并网。组件价格上涨,有经销商称已突破0.8元/W,预计顶峰将在0.95元左右。同时,多晶硅减产,全产业链成本上涨。专家表示,抢装需求只是时序调整,全年装机总量无显著增加,行业仍需维护自律限产。
3月20日,中国(湖北)-“一带一路”国家(地区)项目合作对接会在武汉市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省商务厅与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了此次会议。会上,来自多个国家的代表探讨了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新机遇与策略。有参会嘉宾提出“渐进式出海”思路,强调企业国际化需循序渐进,从产品出海逐步发展到产业链出海。
3月20日至23日,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方面了解到,本届展会以“AI科技、AI生活”为主题,吸引千余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企业参...
3月14日,广东省玩具协会召开了玩具产业运行暨2025深圳玩具展情况通报会。据介绍,随着中国玩具产业、玩具企业发展壮大后,近年的加工贸易占比大幅下滑,中国玩具企业逐渐重视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同时,传统玩具制造商在AI玩具、潮玩方面有了更深的发展。
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11500亿元。在这一趋势下,宠物经济正经历结构性升级,从“代工出口”到“品牌出海”,从“吃饱”到“吃好”。国产品牌在宠物经济领域发力,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变革,逐步打破外资垄断。在宠物食品行业蓬勃发展及国产化的趋势下,二级市场与相关上市公司对宠物食品赛道给出良好预期。
市场饱和式竞争下,量贩零食的流量焦虑来源于同质化竞争下的价格战。于是,一些品牌开始涉水文创,将流量与零食结合进行创新营销。比如“哪吒”就成了近期多家企业牵手的IP。好想来相关人士就介绍,好想来未来拓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便是聚焦高品质IP,推动更多衍生品的问世。
近日,全国多地政府陆续披露了在政务领域推进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进展。除了在政务领域“红得发紫”,DeepSeek在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的部署热情也一涨再涨,直接带动各类AI一体机快速出圈。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I一体机市场虽是多方竞逐,各家占比相对均衡,但大多AI一体机都是几个厂商“联合出品”。尽管AI一体机市场热度逐步攀升,但部分厂商对其商业价值的考量仍然保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