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 震动稀土产业?
把脉产业方向精准发力,眼下的合肥到了再次出手的时候。会上消息显示,合肥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提供每年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目前,各方救援力量陆续抵达。而作为全球重要的锑、锡和稀土生产国,缅甸也正在成为相关供应链的焦点。缅甸处于中国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多种重要矿产的进口来源地。近年来,缅甸稀土占我国稀土进口总量的60%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次地震,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2024年数据显示,成都海归流入量首次超过广州,排到全国第四;去年两万亿GDP城市序列里,成都GDP增速冲到5.7%。选择,即答案,年轻人心中的择城标签已更新为“北上广深成”。这座城市证明:能俘获年轻人的,不仅是天际线的高度,更在于让每个异乡人扎根的容纳度。
在外界看来,湖北对燃油车的路径依赖,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力。受此影响,湖北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的位次和影响力,正逐步滑坡。切换赛道,奋起直追。当前,湖北提出助力东风汽车今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迈上100万辆台阶的“双百万”目标。
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西安提出,要更大力度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建设西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空天动力产业园、西电信息港、西北大未来科创城。”同时,以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为窗口,西安高校正在迎来新一轮“扩张潮”,包括空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推动新校区建设。
安徽汽车产量拿下双冠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等八项政策措施。从全国来看,在“提振消费”成为头等大事的当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如何发挥作用?接下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望晋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广州也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整期。随着人口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回流,单向的“孔雀东南飞”变成双向流动,如何持续吸引人口流入、优化人口结构,无疑是广州面临的重大考验。
不少观点认为,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2025年则可能成为低空“基建年”。随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正式开建,绍兴有望推动低空经济“积厚成势”,进一步提高产业显示度。
被误解的山东
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接续同日闭幕的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而当天最热的消息,是成都楼面价首次突破4万元/平方米,距离上一次刷新纪录,仅仅两周。这一天,似乎成了成都这一季的缩影。
近年来,安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逐年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262.03万辆,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3.41万辆,排名全国第八。与此同时,安徽整车出口量超越上海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举办,令答案露出了“冰山一角”。会上,“上海制造”的轮廓更加清晰:去年GDP上升至全球第五,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成型,现场发布的“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以更细颗粒度编织了一张链接全球的产业发展之网。当地从业者释放出一个共同声音:上海人工智能更“综合”、更“全面”,理应站在更高的位置入局,而非简单加入城市竞争。
按照2022年初发布的《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济南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冲刺时限将至,眼下,济南距离千万人口目标还有48.5万人的差距,按照近年人口增势,这个目标显然已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