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互联网行业联合会组织发起的2024年四川省十佳“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传播精品评选活动,面向网络媒体、政务新媒体、自媒体账号广泛征集正能量网络作品,旨在鼓舞社会各界在网络正能量建设中展现内容魅力、激发表达活力,用正向内容引领大众、用火热实践鼓舞大众,推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1月5日起,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常态化开行夜间动卧。这也是继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之后,全国第三条干线铁路(贵广高铁)开行的夜间动卧列车。这趟两大经济圈之间的“商旅高铁”,串起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热门城市,是两地愈加频繁、密切的人员交流、产业互动的生动写照。
东莞文旅体产业招商大会的举办,标志着东莞文旅体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东莞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共赢的理念,与各方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文旅体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多精彩体验,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让“潮流东莞”在文旅体产业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现在的人工智能,普遍是智商有余而情商不足。”任福继提出,将人工智能、自然智能、情感计算结合起来,构建机器人、数字人、自然人的共享大脑,让机器人和数字人兼具智商和情商,在理解、表达、思考等方面向人类看齐。
2024年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数综合得分达到88.37分,较2023年提高1.44分。
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运维高级专家范文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工程投运后,每年最大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相当于1千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这一工程途经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内江市、资阳市和重庆潼南区、铜梁区等8个地市(州、区),新建1000千伏线路1316公里,使得川渝两地持续十余年的特高压交流联网的构想得以实现。
作为2024年年度立法计划之一,《四川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若干规定》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个人、相关单位、地方政府等主体的责任义务,规范应对灾害的具体行为,让防灾避险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四川进一步做好避险转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共6章38条,包括总则、规划与建设、管护与利用、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值得注意的是,其按照地形地貌、水源条件、障碍因素等,因地制宜将四川全省划分为五大类区,规定分区建设模式。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方创琳将都市圈比喻为城市群的“鼎”,称“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每个城市群都至少有一个都市圈来‘鼎托’,没有都市圈来‘鼎托’的城市群是一个空心化的城市群,是发育程度很低的城市群”。而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都市圈以带动城市群发展“是正确之举”。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2个5年新征程开局之年,川渝两地将接续实施3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7万亿元,年度投资4290亿元。12月30日下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在重庆举行。在会议...
12月26日至28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五周年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万州新田港等地探访,发现从“境外供应商共同选聘”到“共建共营新田港二期”,打造“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双枢纽品牌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许多以往鲜见的动作正在悄然发生。
从2021年“氢走廊”项目启动以来,川渝两地持续整合氢能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推动打造互联互通的氢能经济网络取得明显成效。不过从全国来看,氢能产业化仍然面临规模化不足与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川渝地区在“氢走廊”牵引下能否率先破局?
2023年四川省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近6000亿元,而仅以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五家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国际授权交易计算,其潜在交易总额就超200亿美元。这些授权交易,不仅为新药企业拿回了宝贵的研发资金,还验证了“川籍”药企的创新实力。近年来,四川省明确将生物医药作为服务贸易重要潜力领域,积极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出海发展,拓展服务贸易规模。多措并举之下,生物医药产业服务贸易成果频出,多点开花。
创建于1900年的日建设计,是从事建筑设计与监理、城市规划以及相关调查、策划、咨询业务的专业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的TOD综合开发规划设计经验。大松敦是现任日建设计社长,他1983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即进入日建设计工作,曾参与东京中城、涩谷站城复兴规划、大崎站城市更新等多个重要项目。近日,大松敦在成都地铁陆肖站TOD展示中心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分享他对中国城市TOD开发的建议。
12月25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新闻通气会暨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天府新区科创生态岛举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吴永洪表示,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8.2万亿元,占全国的6.5%,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