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方创琳将都市圈比喻为城市群的“鼎”,称“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每个城市群都至少有一个都市圈来‘鼎托’,没有都市圈来‘鼎托’的城市群是一个空心化的城市群,是发育程度很低的城市群”。而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都市圈以带动城市群发展“是正确之举”。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杨欢
第四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2021年至今,全国已出炉了15个国家级都市圈(注:含国家发改委批复或“衔接函复”)。另有多地积极布局都市圈建设,打造区域增长极。
12月27日,第四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举行,年末之际,国内都市圈城市群代表与相关专家齐聚成都,交流改革经验、切磋发展质量。
论坛上,专家指出“都市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动力源泉,是城镇化的关键空间形态,也是集成式改革的理想场所”,亦有研究者称“都市圈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支撑‘鼎托’”。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支撑城乡融合改革等方面来看,都市圈的崛起及其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都市圈”成为政策高频词。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冯奎在演讲中梳理,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首次提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2019年年2月,国家印发《关于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近期,国家提出城镇化四项行动计划,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是其中之一。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都市圈改革提出了要求。
伴随“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陆续批复,“都市圈”在政策决策中愈发受重视。
我国城镇空间体系呈“同心圆”结构,由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构成,其中城市群最大,都市圈次之。为何都市圈备受关注?
在冯奎看来,从国内情况看,在中国式现代化空间结构形成的关键阶段,都市圈作为实体空间,利于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广阔投资空间,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还能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任务,助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从国际视角而言,大体量、高能级、硬资源、强承载的都市圈是“全球—地方”连接的基本单元,深度参与全球商品链及价值链分工,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方创琳直接将都市圈比喻为城市群的“鼎”,称“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每个城市群都至少有一个都市圈来‘鼎托’,没有都市圈来‘鼎托’的城市群是一个空心化的城市群,是发育程度很低的城市群”。而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都市圈以带动城市群发展“是正确之举”。
如何把都市圈做强做精做大?方创琳给出的答案是“同城化”。事实上,这也是写入《决定》中的一个新词,《决定》就城乡融合改革部署的一系列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
所谓都市圈,一般指的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1小时通勤圈,地域面积一般都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它不是一个庞大的地理概念,没有实际的一体化乃至同城化,划太大的圈子没有意义。这样的范围,最能打破行政区划、自然地理限制,模糊不同城市之间的边界,形成同城化的深度融合模式。
在迈向“同城化”的探讨中,城市功能的优化、人口的聚集跃升、产业的协同都成为与会专家和都市圈代表交流的重点。其中,产业协同的作用被格外强调。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副主任黄志龙说:“产业的有效协同是都市圈能级跃升的必然选择。”
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亦提到,都市圈资源配置应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应发挥“规划引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商务成本、增加人力资本、培育创新文化”等作用。
“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要重点培育18个都市圈,当前“国家级”都市圈格局初定。
总结都市圈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谈到了“三个阶段”,一是培育阶段,出现培育型的都市圈;二是成长阶段,形成成长型的都市圈;三是成熟阶段,最终成为成熟型的都市圈。
在都市圈的成长过程中,周毅仁观察,,一方面要构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经济梯度协作关系以扩大总量,另一方面要促进周边城市充分发展。
成都都市圈的“成长”态势显著。论坛现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发布了《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版)》,这是地方率先构建的都市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据指数的发布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卢庆强分析,从“发展水平指数”看,成都都市圈综合得分79.2,在横向对比的14个明确获批“国家级”都市圈位居第四位,属于特色发展型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先进都市圈的得分差距进一步缩小,领跑中西部。几项评价发展水平的指标中,成都都市圈的同城化水平相对优势突出,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都市圈。
从“建设进程指数”看,成都都市圈建设整体进程进入了提速期,几项评价建设整体进程的指标中,发展质量效益进展的提速,体现得尤为明显。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已连续四年跟踪研究成都都市圈的建设进展,每一年他们都会发布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摸家底、看进展、提对策。通过这几年的跟踪,可以观察到成都都市圈的“成长”明显加快,不仅是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枢纽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德眉资三市也亮点纷呈,在产业协作、交通互联、机制联动、绿色发展等,与成都实现了多层面的共享、共治。
作为圈中“大哥”,成都是中心城市的“主动担当”。“一个都市圈好不好,其实中心城市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心城市如果把所有利益都往自己兜里揣,它不会建设成很好的都市圈。”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看来,成都在这方面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为区域协调、要素联动作出了主体贡献。
随着同城化质量的提升,成都都市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长。
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增至2.8万亿元,占双城经济圈、西部地区比重分别增至34%和10.3%。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都市圈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55.54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46.3%。“今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突破3万亿元。”这是论坛上透露的一则消息。
当然,都市圈改革仍在继续。我国都市圈面临着系统性、整体性、制度性改革的任务,也面临着现代都市圈治理创新工具手段创新的任务。“都市圈需要改革。”冯奎对此认为,“都市圈也是系统性改革的理想空间,承载着碳中和、土地资源利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协调发展及治理体系等多项改革任务,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兼具经济区与行政区性质,其空间尺度也较有利于推进多种类型的改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