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津而言,要抓住难得的机遇期,做强内功,培育出能够代表新津新一代发展的“龙头企业”。
“我们收益的地域性分配大体上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相符。”卫龙在招股书中表示。从城市的角度看,“低线城市”的贡献度尤为突出。招股书显示,在已覆盖的57万个零售终端里,约70%位于“低线市场”。
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5个“千亿县”,总数达到38个,GDP总量达5.7万亿元,以不到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47%,贡献了全国5.66%的GDP。
5月20日凌晨,我国西部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空域调整方案正式实施。此次空域调整,涉及调整航路航线83条,调整班机航线走向2000余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表示,当前中国供应链打造处在一个新的阶段,其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要提高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首先,企业要有敢于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能力;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密切关注供应链领域的一些瓶颈问题。
“‘十四五’期间,金融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新格局。这需要构建一套新的现代金融体系,其目的之一是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第二是要守住底线,避免发生系统金融危机。”黄益平表示。
目前围绕京东方配套的企业有20多家。“我们有目标也有信心,有望引入上百家企业组成一个‘朋友圈’,一个大的柔谷的显示屏生态圈。”秦向东说,“今年,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朋友圈’产值有望达到500亿。”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理应发挥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和链接全球经济外循环的引领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吸引国内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进而迈向世界城市。”刘军伟表示。
5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助理院长黄卓一行来到成都青白江区调研。在了解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发展情况后,姚洋表示,“我感觉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样本,做得不错,也从这里看到了中西部发展的希望。”
在姚洋看来,经历过去十年的调整之后,整个世界都将进入新一轮长增长周期。中国经济经过几轮调整,该淘汰的企业、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基本上已经出清了,这奠定了下一轮经济复苏以及经济长周期的基础,下一波就是新的技术长周期即将到来——一般而言,这种周期可以持续10到20年时间。
今日(5月22日),以“大国双循环·大城新格局·开放新势力”为主题,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2021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发展论坛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都)论坛在成都举行。
5月22日上午9:00,2021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发展论坛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都)论坛将在成都举行。
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将推动文博创意产业的相互交流,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根据协议,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都区、金堂县以及德阳市广汉市将围绕构建协同长效发展机制、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办理、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政务数据共享互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共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6大领域开展合作。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双流坚持“谋赛”与“谋城”相结合,坚持以“体育+”和“+体育”为路径,以创新为动力,在承办大型赛事的同时加强旅游营销推广,吸引更多国际国内游客到双流旅游,进一步扩大双流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