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长安汽车股价震荡上扬,截至记者发稿时涨幅为5.61%。2月9日晚,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同时,长安汽车还公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的智能化战略,包括未来3年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等。此外,长安汽车旗下深蓝汽车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加速推动智驾平权,相关车型售价拉低至20万元以内。市场认为,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长安汽车股价的上涨。
2月9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和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科技”)均发布了关于间接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的公告。同日,长安汽车也发布了类似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
日前,哪吒汽车客服辱骂车主录音曝光,引发关注。该车主因车辆无法正常保养致电客服,涉事员工已被停职。此前,哪吒汽车因渠道调整关闭多地直营门店,还曾多次传出裁员、降薪等消息。公司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正进行E轮融资,计划融资约40亿-45亿元。同时,其股权冻结和被执行人信息也在增加。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3%,达641万辆,出口额1174亿美元,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安徽以95.37万辆出口量成第一省,陕西虽处内陆,但汽车出口增幅高达215%。出口增长源于产业链韧性强、政策支持、新能源出口贡献大等原因。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占陕西省汽车出口总量超6成,新兴市场占比明显提升。西安海关将多环节全链条支持新能源汽车扩大出口。
2月7日,比亚迪A股股价创近4个月来新高,智驾概念开盘大涨。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称将重投入智能化赛道,其智驾团队已超5000人,智驾车型搭载超400万辆。比亚迪还将投入1000亿元发展智能化技术,并与华为合作,入股卓驭科技。行业竞争加剧,车企争抢布局,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企业均在智驾方面动作不断。
2月7日,岚图汽车宣布完成与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岚图知音将成为汽车行业首个融合该模型的量产车型。此前,岚图逍遥座舱已完成接入和部署。2月14日起,岚图知音用户可通过OTA更新体验。前一天,吉利汽车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星睿大模型已成功与DeepSeek-R1完成技术融合。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则在开工信中称,小鹏汽车的目标是成为“全球AI汽车公司”。当前,智能化已成为汽车产业趋势,AI技术将为汽车行业带来变革,如加速自动驾驶功能训练效率、提升智能座舱用户体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等。此前,不少车企已开始布局AI技术领域,国内新势力车企更为积极。业内分析认为,AI技术正在推动汽车行业发展,未来应用将更广泛深入。
2月5日,春节假期复工第一天,多家车企加码价格战。特斯拉Model3推出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小鹏汽车宣布“五年0利息0首付”购车政策;广汽丰田推出“一价到底”和“一保到底”购车福利。此外,还有数十个品牌推出“0息”购车方案或采用一口价等直接降价方式促销。有观点认为,这波优惠举措拉开了2025年行业格局重塑的序幕,对消费者是绝佳购车时机,对行业则意味着淘汰赛将进一步加速。同时,价格战冲击行业利润,未来3至5年“智能化”竞争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因素。
2月6日,奥迪中国宣布强化字母数字命名规则,此前以奇偶数区分车型的方式不再适用。该规则将以车身尺寸和市场定位为基础,由一个或多个字母及数字组成,全球统一。奥迪重新调整命名方式,或与过去一年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有关,其2024年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1.8%。在此背景下,稳住销量成为奥迪重点任务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一汽奥迪将基于两大平台推出多款新车,上汽奥迪也将推出新车型并建设经销商网络。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专家表示,这将影响美国进口车在华销量,美车企或降价弥补,也可能促使美企游说当地相关部门。此前,商务部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专家指出,贸易战中没有赢家。
近日,各大车企发布2025年1月销量数据。传统车企中,比亚迪、吉利等增长强劲;新势力车企排名变化明显,小鹏汽车销量“异军突起”。部分车企未能实现“开门红”,赛力斯、长城汽车等销量下滑。理想汽车、广汽埃安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乘联分会预测,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或约175万辆,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可达72万辆,渗透率约41.10%。春节假期结束后,2月汽车销量有望企稳回升。
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宣布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开启谈判,计划于2025年1月底前做出最终决定。然而,双方在统合比例等关键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导致谈判中止。日产汽车2月5日发布声明称,正与本田就媒体报道涉及内容等多个方面协商,计划在2月中旬左右确定方向并发布公告。东京证券交易所官网2月5日宣布,为确认消息真伪,暂停日产汽车股票的交易。
2月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董事长曾庆洪因到龄退休辞职,冯兴亚当选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曾庆洪是“老广汽”,对广汽发展贡献巨大。他主导广汽自主品牌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还为行业发声。在他带领下,广汽集团从负债30亿到进入世界500强。冯兴亚在广汽集团工作超20年,对自主品牌发展有突出贡献,对竞争态度“狼性”,适合当前广汽集团。广汽集团已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未来三年将推出22款全新车型,改革还将继续深入。
2025年2月5日,丰田汽车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2027年投产。丰田寻求在华独资建厂,旨在提升竞争力,应对全球电动化转型压力。雷克萨斯进入中国市场已久,近年来销量波动,目前仅3款电动车型在售。丰田加速电动化转型,规划2035年实现雷克萨斯100%电动化,次世代BEV产品2026年投放市场,新车型将率先投入中国市场,并加大在华汽车产量。
2025年1月,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小鹏汽车以超3.03万辆的交付量成为月销量冠军,理想汽车交付2.99万辆。传统车企中,吉利汽车集团销量26.67万辆,长城汽车销量8.09万辆,红旗汽车销量4.3万辆。多数车企销量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下滑。进入2025年,部分车企制定销量目标,传统车企较为稳健,新势力车企更为激进,部分提出销量翻番目标。中汽协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提升。
1月22日,机器人产品公司维他动力完成亿元种子轮融资。其创始人余轶南等曾任职于地平线、理想汽车等。车企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参与方式分为自研和投资,如特斯拉、小鹏等自研,上汽、北汽等投资。目前,车企布局方向可分两类,一类聚焦造车,如广汽;一类打造科技产品,如特斯拉。车企“造人”,软硬件多链条复用,应用场景具优势。但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初期,面临成本与智能化挑战,市场前景虽好,但产业尚处萌芽期,存在泡沫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