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托行业财富服务信托业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达27万亿元。面对老龄化趋势,平安信托发力养老服务信托,凭借制度、财产多样性、投资手段和灵活支付等优势入局,未来还将进一步降低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普惠更多客群。
近期,一款名为“屹腾惠民”的产品在网络上流传,宣称无免赔额、不限既往症赔付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该产品由大连屹腾惠民健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推,并非保险产品,却具有保险属性。多位律师表示,该公司涉嫌非法经营,其长期赔付不可持续。
2025年5月7日,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表示,总量型宽松政策旨在通过降准降息对冲外部冲击,首要目标或从国际收支切换至稳增长和促物价回升。降准旨在推动适度宽信用,缓解政府债集中供给带来的资金面扰动。降息则意在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强化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并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带动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将有更大幅度下调。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双降”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三是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业内人士指出,三条措施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增加长期资金供给。
近日,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发布相关公告,提出多项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政策创新丰富产品体系,完善制度规则,提升发行效率和融资可得性。同时,创设风险分担工具,降低发债融资成本。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价,预计能缓解股权投资行业筹资困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近日,厦门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了息差展望、信贷投放等热点问题。新任董事长洪枇杷表示,厦门银行正构建“2+3”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行长吴昕颢坦言,一季度经营情况有波动,但传统业务存贷款首次实现增长。谈及息差管控,吴昕颢预计今年会企稳,乃至有改善空间。
2025年5月7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降准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分两部分,一部分针对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行,另一部分完善汽车金融公司等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降息不仅政策利率下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等也一同降低。
截至4月30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收复4月初以来所有跌幅。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表示,人民币汇率韧性较高,受企业结汇盘增加、美元指数下跌及境外资本增持人民币债券等因素推动。他预计,人民币汇率未来将在7.3附近宽幅波动。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文推动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新动力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筹)创始人顾克伟接受专访时表示,延长佣金发放周期有利于代理人长期发展,但需兼顾首年吸引力与续年平稳性。保险公司应压实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法,并从诚信管理、收入改善、发展道路多元化和管理制度严格化四方面应对改革。
2025年4月29日下午,青农商行在线上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就贷款质量、零售战略等问题进行回应。青农商行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投放,零售贷款占比逆势提升。同时,该行近两年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不良贷款率显著回落。
2025年,万能险市场迎来新规。新规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万能险,允许调整最低保证利率,并明确追加保费条件,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将推动万能险经营回归理性,减少销售误导,增强产品透明度与保障性。然而,变革之下,部分中小公司或面临成本压力,减少万能险业务。
4月28日,南京银行召开业绩说明会。该行董事长谢宁表示,2024年南京银行营收和净利润走出“正U型曲线”,成本和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线”。该行行长朱钢称,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营收净利良性增长。据悉,南京银行拟派发现金股利超60亿元,股息率超5%,并将规范有序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
截至4月26日,除苏农银行外,其余9家A股上市农商行均已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渝农商行与沪农商行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名列前茅,且差距进一步缩小。常熟银行净息差达2.71%,在A股上市银行中遥遥领先。此外,在“债牛”行情下,多家上市农商行投资收益飙升,其中张家港行涨幅达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