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邝沃林团队研发的三氧化二砷口服药剂ARSENOL,获美国和欧洲药物监管机构初步认证。该药剂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香港首款本土研发的抗癌处方药物,研发历程超20年。此前,因香港创新药研发环境不佳,上市过程较曲折。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完善新药研发及审批机制。
4月17日,凯德投资宣布已向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拟推出旗下首支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凯德商业C-REIT,这也是首只由国际化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申报的消费类公募REITs产品。首发资产为广州凯德广场·云尚和长沙凯德广场·雨花亭,总规模约2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68405平方米,整体出租率约为97%。
4月18日,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宣布,双方即将启动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该项目将基于Stellantis集团现有的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的Gurun工厂展开。项目初始投资额为500万欧元(约2400万林吉特),并计划于20...
2024年,蒙娜丽莎营收46.31亿元,同比减少21.79%,归母净利润也大幅下滑53.06%。与同城陶企东鹏控股、箭牌家居相比,蒙娜丽莎营收规模已落后约20亿元。同时,蒙娜丽莎员工数量也在减少,从2021年的6664人降至2024年的4453人。尽管业绩下滑,但蒙娜丽莎董监高薪酬总额却有所增加。
2025年4月18日,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首都基辅当天早些时候也曾两次拉响警报。同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乌在乌克兰问题上已取得一定进展,包括暂时停止对能源设施的袭击,但仍有诸多事项待讨论。他强调,俄乌暂停打击对方能源设施的禁令期限已结束,普京未做出其他指示。此外,佩斯科夫称本周暂无俄美领导人会谈安排,但如有必要可迅速启动对话协调机制。同时,乌总统泽连斯基已签署法令,将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从2025年5月9日起延长90天。
◎4月18日,中航基金发布公告,裴荣荣新任公司总经理,已于4月17日上任。裴荣荣原任中航基金副总经理,此次晋升后,原副总经理职务自行免去。近一年,中航基金高管变更频繁,此前刘建由总经理转任督察长。◎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更不断,仅4月就有多家基金高管离任或代任。Wind统计显示,年内公募基金高管变更人数已达114人,涉及66家基金公司。
2025年4月1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曹操出行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曹操出行拟发行不超过1916668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吉利控股集团的重要战略布局。2024年4月29日,曹操出行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其业务已拓展至83个城市,营收持续增长,亏损收窄,毛利改善。
当地时间4月16日,FF美股收跌15.2%,股价跌至每股0.86美元,受高管减持传闻影响。北京时间4月17日,FF发布澄清声明,表示公司高管坚定持股,近期并未减持。FF创始人贾跃亭也发文称,FormD是常规合规披露,并非“清仓信号”。FF已对潜在非法做空机构展开调查,并计划启动新一轮高管增持计划。
◎4月17日,珍酒李渡发布公告,提名吴其融为执行董事。吴其融为珍酒李渡集团董事会主席吴向东之子,1996年出生,2018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主修计算机系统工程及工商管理。他自2019年加入珍酒李渡,曾在酒厂及销售部门任职,管理数字营销部。◎若此次提名获通过,吴其融有望在其父掌舵的两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
◎近日,多地国资及企业联合设立产业基金,聚焦新兴产业投资。◎上海国资联合上市公司设立具身智能产业基金,规模5.651亿元,主要投资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武汉理工大学与长江产业集团发起武理科创基金,目标规模12亿元,投向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本月将完成首关,规模超30亿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4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试行)》,旨在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维护其稳健运行。◎该指引明确了并表管理的主体范围和业务范围,为证券公司实施并表管理提供了标准规范和操作指导。◎此前,证监会已在2020年初批准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实施并表监管试点。
4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网监司一级巡视员闫卫国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力度,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组织查处一批直播电商领域案件。网监司司长朱剑桥介绍,总局正抓紧研究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建立直播电商监管长效机制。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司长许健民表示,将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四支力量”作用,助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在东西部协作方面,将抓好“促消费”和“增就业”两项工作。在驻村帮扶方面,重点是加强工作指导、管理和宣传激励,推动驻村干部更好发挥帮扶作用。
2024年,西安市常住人口总量达1316.76万人,全年净增8.94万人,超越一众北方城市,重夺北方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榜首。这一成绩得益于西安稳固的经济发展基础、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多重因素。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应鼓励人口流动,并关注新城市居民权益保障均等化。然而,人口激增也带来教育、住房等挑战。未来,西安需在集聚中实现平衡、在扩张中提升质量,以迈向“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