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默克电子科技中国董事总经理隋郁接受专访。他表示,中国市场是默克电子科技的战略性关键市场,展现出独特韧性与活力。默克在华投资持续进行,践行“根植中国、服务中国”战略。对于显示行业趋势,隋郁认为液晶显示仍将是主流,而OLED在柔性显示上有优势但面临成本挑战。他强调,跨国公司在中国需注重长期主义,与本土企业携手构建有韧性的产业生态。
2025年,芯片大佬虞仁荣在资本市场与教育领域均有所动作。他旗下新恒汇成功登陆A股,豪威集团也计划三地上市。同时,他创办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获教育部批复设立,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聚焦前沿交叉领域。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造访该校,期待“强强联合”。虞仁荣的资本运作与教育布局,或将为国内半导体产业自立自强注入新动能。
6月26日晚,山东钢铁总经理张润生因突发心源性疾病去世,年仅55岁。他上任仅数月,但以其卓越管理智慧和坚定改革决心,在山东钢铁日照与莱芜两基地推动转型,实现日照基地成本下降与高端板材产品合格率提升,莱芜基地也实现盈利。同时,他是山东钢铁与宝武钢铁整合的关键推动者。
6月22日,牧原股份举办“养猪节”,董秘秦军接受采访。他表示,牧原股份港股IPO窗口期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司此举目的是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可信度,完成发行本身比融资规模更重要。对于国际化战略,秦军称将以技术和设备“出海”为切入点,目前在越南已有合作,但暂无建饲料厂计划。此外,牧原股份目标进入养猪成本“10元/公斤”时代。
近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田轩表示,深圳构建科技金融服务闭环时,在深化科技型企业信贷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证券化、资产交易、强化股债协同等方面仍有创新空间。深圳在推动深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时,最大挑战是跨境金融监管体系差异与协调。他建议中央和深圳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建立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
6月12日,光因科技创始人兼CEO温言杰在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接受专访。他表示,光因科技主要做钙钛矿组件,偏向于消费电子。钙钛矿组件轻薄、柔性、可定制化,非常适合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产品。2025年将是钙钛矿产业化的关键转折点,光因科技已实现全场景覆盖,并推出多款产品。温言杰认为,钙钛矿技术将开启无源物联网新时代,未来可释放万亿级市场潜力。
日前,国际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安迈北亚区联席主席朱伟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安迈长期看好中国经济。他指出,中国的市场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机遇凸显。谈及企业出海,朱伟认为,出海已从“可选题”变为“必答题”,但需谨慎评估,避免盲目投入。此外,他还观察到中国企业在战略规划、科技创新和韧性方面的新变化。
关于人形机器的未来,福莱新材首席科学家陈书厅在6月5日表示,提升感知与交互能力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公司董事长夏厚君也强调,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电子皮肤”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高工咨询郑利瑶认为,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底层场景应用的核心瓶颈。相比起来,因时机器人的房海南则认为,比起通用人形机器人,应优先发展垂类产品。
6月6日,王自如通过视频解释了自己离开格力电器的原因,并宣布重回创业者身份。他表示,在格力电器期间,他和团队重塑了销售体系,但带着遗憾离开。他表示,离职时是人生最糟糕的时候。对于“不看工资条”的争议,他称,真的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那工资条不重要。王自如还表示,此次发声不是为了博得同情,而是要宣布自己将创业AI赛道。
近日,安富利中国区总裁董花接受专访。安富利作为国际化芯片分销商,已深耕中国市场30年。董花表示,安富利自2020年初开始在华积极布局“国产线”,原因是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当时即已颇具规模,客户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目前公司“国产线”的营收年增速正加快,国产芯片的影响力也正在走出国门。安富利也将继续利用其全球业务体系,助本土厂商出海。
2024年度苏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195.93亿元,同比增长5.48%;平均分红比例达50.19%,同比增长8.25%,分红总额和分红比例均创历史新高。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常巍认为,这得益于政策驱动和规则指引。不过,她也强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需“量入为出”,综合考虑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比例,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安琪酵母董事长熊涛展开深度对话。对于传统业务增长天花板的质疑声,熊涛表示,公司未来5~10年的增长空间仍可观。就业绩增长点,他逐一介绍道:面对糖蜜价格波动,公司用水解糖替代,通过“蓄水池”能力实现成本最优;公司坚定了“走出去”决心,目前已在印尼等国家设置项目;公司还开拓了酵母蛋白等新兴领域。
2025年4月21日,三博脑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张阳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公告显示,4月16日,张阳还曾主持公司董事会会议。几天前,三博脑科刚发布了一份不错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4月18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上,腾讯云副总裁李力表示,腾讯云智算并非简单叠加AI能力,而是通过云原生生态体系与AI深度融合,打造真正的“AI原生云”。在大模型训练场景中,腾讯云智算的同源同构特性,可以支撑从公有云到分布式云、私有云的平滑、灵活迁移,避免因技术栈差异导致的代码重构或适配问题。
4月18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上,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表示,依托双引擎驱动战略,目前已有非常多的产品率先接入大模型技术,将前沿AI科技转化为极具便捷性的智能产品。满血版DeepSeek元宝,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天必备的应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