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苏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195.93亿元,同比增长5.48%;平均分红比例达50.19%,同比增长8.25%,分红总额和分红比例均创历史新高。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常巍认为,这得益于政策驱动和规则指引。不过,她也强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需“量入为出”,综合考虑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比例,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
每经记者|程雅 每经编辑|马子卿
4月已过,上市公司年报已基本披露完毕,许多公司的分红方案也已出炉。
数据显示,2024年度苏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195.93亿元,同比增长5.48%;平均分红比例达50.19%,同比增长8.25%,分红总额和分红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近日,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常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近两年来,上市公司主动大比例现金分红不仅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对资本市场形成价值投资和长期回报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稳定、高比例现金分红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体现上市公司的现金实力和盈利能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常巍也表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行业景气度下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连续萎缩的情形下,仍然坚持超额现金分红,这明显与盈利能力不一致且不能保持持续性。这些上市公司要做出解释说明,防止巨额资金通过分红途径落入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手中。
分红是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回报的核心纽带。对上市公司而言,合理的分红策略是展示实力、维护市值的工具;对投资者而言,分红既是收益来源,也是判断企业质量的“试金石”。两者的良性互动,最终推动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
常巍表示,2024年,苏州上市公司能够交出这样的答卷,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政策驱动和规则指引。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2025年以来,监管层持续加强上市公司分红引导。
2025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提升现金分红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权重,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进一步明确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合理提高股息率、一年多次分红等加分情形,鼓励支持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同时明确不分红减分情形。将具备分红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行为纳入重大负面事项,通过评价减分机制,加强监管约束,督促不分红的公司实施分红。
“在上述政策措施的引导下,我国近七成上市公司2024年度宣布分红,合计分红金额同比增长超7%,再创历史新高。在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中逐渐形成对股东权益的重视,特别是对中小股东价值的重视。苏州本土上市公司也在政策带动下,坚持连续分红,加大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比例。通过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常巍称。
Wind数据显示,在苏州上市公司的分红统计中,苏州银行2024年度累计分红总额高达16.47亿元。数据显示,苏州银行除上市首年分红率低于30%以外,其余年份均超30%,且保持稳定。该行股东通过分享公司的经营利润来获得长期回报。
不过,常巍表示:“有的公司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200%,而有的公司只有10%。所以单纯凭借某个数字,并不能全面反映一家上市公司的全貌,更不能借此推断其是否就是一家优质标的。”
常巍表示,投资者普遍希望获得高比例现金分红,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金额和比例并非越高越好。分红资金来源于未分配利润,上市公司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需要综合考虑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的比例,结合自身盈利水平、未来资金使用计划和债务资金安排,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
如果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高,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充裕,仍进行大比例现金分红,会使其生产经营和偿债能力受到不利影响。此时如果分红金额超过净利润,将不利于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也必然引起市场和投资者的质疑。
此外,如果上市公司虽然当期净利润比较少,但是货币资金和现金流比较充裕,也具备高分红的条件,即使分完当年利润也并不属于过度分红,因此高分红的公司既要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又要有较好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将优先现金分红理念贯彻在日常经营中,坚持在现金流充裕、没有大额资本开支情况下高比例现金分红。作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除了关注分红比例,在常巍看来,还需明确以下问题。
一是上市公司是否能够坚持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平衡公司长远发展、持续增长和股东回报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上市公司,其分红具有不同的特点。
常巍介绍道:“证监会在2023年底发布的分红指引中,强调重点鼓励分红的企业,应该是处于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企业,这些企业开拓新业务的难度较大,投资再生产的需求不高,也有能力通过持续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当达到80%;而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当达到20%,因此并不是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高比例现金分红。”
作为上市公司而言,要平衡股东回报和公司发展的关系,避免因为过度分红影响未来持续经营和增长。同时,建议上市公司结合行业特征和公司所处阶段建立动态分红机制,适度明确投资者分红预期,只有分红政策透明、执行到位,才能吸引长期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股东大会提案、征集投票权等方式参与分红决策。投资过程中,既关注现金分红水平,更要树立通过长期坚守获得持久收益的投资理念。投资者需秉承为自己负责的态度,学习巴菲特“逐页翻阅”的精神内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司信息披露,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回馈,助力我国资本市场形成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之风,让我国证券市场行稳致远,让投资者获得持续、增长、满意的回报。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78322341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