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2024年四川省银行业保险业数据。截至2024年末,四川银行业资产、负债、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16.86万亿元、16.24万亿元、12.89万亿元和11.81万亿元;全省保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2811.27亿元,同比增长6.1%,提供风险保障1169.45万亿元。
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产品端,《指导意见》提出了一些创新方向,一是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二是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科学合理保险保障。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周丹现场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指出2024年北京地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结构合理,有力有效地支持了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周丹现场介绍,2024年12月末,北京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三季度末高0.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月平均增速为9.0%,新增人民币贷款6706.7亿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地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意见》从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120天内就金融机构开展相关服务的申请作出决定、支持依法跨境购买一定种类的境外金融服务、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排、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等六方面提出20条政策措施。上述政策措施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明确部署承担对外开放重要任务的合作平台先行先试。
据悉,这是邹澜首次以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身份出席国新办发布会。记者注意到,1月14日,邹澜出席国新办发布会时,头衔为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货币政策司司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澜曾任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副司长等职位,2019年5月担任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2022年5月出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央行今日进行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王青分析,今日有9595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今日开展历史最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大额7天期逆回购到期,同时在节前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尽管今日14天期逆回购规模很大,但他判断,节前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力度整体上会较为温和。
1月21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广东金融运行形势。2024年,广东金融总量指标保持平稳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4万亿元。此外,“跨境理财通”2.0自2024年2月实施以来表现显著,日均开户量较“跨境理财通”1.0增长了1.5倍,共新增投资者6.29万人。
2025年1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与上月持平。专家分析,此次LPR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景气度上升,楼市也在显著回暖,带动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大幅升至5.4%,较上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下降。
《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发布,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该《办法》明确,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对单户消费贷款余额不得超过20万元,生产经营贷款余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业内指出,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规定的过渡期内逐步达到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要求,过渡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过渡期内对不合规的放贷进行及时调整。
《评级办法》整合了现行监管实践经验,综合公司治理、偿付能力等多维度要求,适用于所有保险公司。评级结果分为1~5级和S级,数字越大风险越高,S级为特殊情况如重组或接管机构。评级结果将作为采取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扶优限劣,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评级办法》的实施有助于全面强化机构、行为、功能、穿透式及持续监管,确保保险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四川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261.43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两项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减税175.88亿元,享受留抵退税金额96.16亿元。
潘功胜指出,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高,意味着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提升,企业从境外获得融资限额相应增加。专家分析,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能够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进而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汇市美元供求偏紧状况。
根据《通知》,各公司要加强趋势性分析和前瞻性研判,动态调整本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险、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和万能型人身保险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预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数。当本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