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天
每经AI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0日20时11分在秘鲁(南纬16.10度,西经72.85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央视新闻)
展开每经AI快讯,12月20日,记者查阅中国银保信个人养老金专区发现,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已经增加至106款。不过,尽管名单在拉长,在售产品的"货架"上,却仅有38款产品。为何个人养老金保险在售产品数量,与总名单上的产品数量相差甚远?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产品下架是受今年8月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的影响。此外,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并轨加快推进等也是主要因素。 (中证金牛座)
展开据新华社消息,记者从青海省"12.18"地震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了解到,截至12月20日16时,地震已造成海东市21人遇难,198人受伤,13人失联。截至20日9时,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遇难,782人受伤。
展开每经AI快讯,记者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输电线路故障抢修现场了解到,12月20日19时许,110千伏金石线抢修通电成功,至此,为垣曲县供电的四条线路全部恢复正常运行。12月13日傍晚,受降雪降温天气影响,运城市垣曲县的四条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导致垣曲县生产生活用电受到影响。(央视新闻)
展开每经AI快讯,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消息,当地时间12月20日7时11分,秘鲁东南部阿雷基帕大区西北以西沿海地区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94公里。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央视新闻)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点评天马新材(838971)。 投资要点: 高性能精细氧化铝粉专家,实现多领域国产替代。公司2001年成立,20余年专注精细氧化铝粉体制备,先后在电子陶瓷基板用、电子玻璃用、单晶硅片研磨抛光用、高压电气绝缘件用精细氧化铝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并被工信部授予"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掌握核心Know-how,持续新品开发,5N高纯氧化铝项目取得突破。粉体纯度、形貌、均度及供应稳定性是产品竞争力关键,行业护城河来自材料、工艺、设备三方面Know-how叠加。公司研发团队多年实验和生产实践积累,在下游头部客户评价反馈中持续优化工艺技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2023年7月,公司公告新掌握高品质5N高纯氧化铝制备技术,相关中试产品技术指标可对标同类进口,充分彰显公司技术实力。 23年需求筑底企稳,24年募投项目投产迎新成长机遇。22年主要因疫情反复和第一大应用终端片式电阻去库存影响,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1%。23年伴随消费电子去库接近尾声,被动元件等顺周期板块进入复苏阶段,公司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9%,结束连续4个季度同比负增长。根据公司11月公告,电子陶瓷粉体生产线(一期)预计23年底投产,5000吨球形氧化铝项目预计24年投产,优质产能扩充匹配下游需求增长,看好公司24年盈利能力提升。 电子陶瓷用粉体:绑定下游头部厂商,加深合作,强化市场地位。国内氧化铝陶瓷基板用粉体、陶瓷封装基座用粉体市场规模约8.8亿、1.7亿。陶瓷粉体的物理外观参数决定成品综合性能,产业链合作紧密,下游客户不会轻易更换粉体供应商。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片阻基片厂商三环集团氧化铝粉主要供应商,新切入第三大片阻基片厂商九豪精密供应链,与浙江新纳、西电集团、郑州中瓷等客户合作逐步深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张。 高导热用粉体:多领域需求崛起,公司较早具备量产能力。随着国内新能源车、超算中心、人工智能、芯片封装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热粉体下游呈现多点开花态势。球铝最早由日企研发并垄断多年,技术壁垒高企,难点主要在于突破球化工艺和研发生产设备。公司在2007年完成高导热球形氧化铝粉体材料开发,此前受限于产能,对外销售规模较小,伴随24年球铝项目投产,球铝业务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3/2024/2025年营收预测为2.02/3.04/3.95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38/0.61/0.83亿元。我们选取壹石通、国瓷材料、联瑞新材3家上市公司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24年平均估值34X,对应公司24年目标市值20.7亿,对应2023/12/19收盘市值13.57亿元有53%涨幅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大诉讼事项风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下游渗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德邦证券发布研报点评驰宏锌锗(600497)。 事件:公司拟收购青海鸿鑫100%股权并签署金鼎锌业、云铜锌业托管协议。2023年12月19日晚,公司发布公告:①拟以现金人民币约10.9亿元收购青海鸿鑫100%股权。公司拟收购云铜集团和云铜锌业分别持有的青海鸿鑫65%、35%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青海鸿鑫100%股权,其将成为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②拟托管金鼎锌业100%股权、云铜锌业81.12%股权。公司拟分别与间接控股股东中国铜业、控股股东云南冶金和关联方云铜集团签署《股权托管协议》,受托管理:中国铜业、云铜集团和云南冶金分别持有的云南金鼎锌业78.4%股权、1.2%股权和20.4%股权,合计100%股权;云铜集团持有的云铜锌业81.12%股权,托管期限均为5年,托管费用均为100万元/年,此举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 截至2023年12月20日,青海鸿鑫拥有1个采矿权和2个探矿权,年产铅锌金属3.8万吨左右。截止评估基准日2023年9月30日,牛苦头矿区M1磁异常多金属矿采矿权圈定的露采境界范围内保有铅锌矿工业矿(探明+控制+推断)矿石量403.51万吨,铅金属量7.92万吨,锌金属量15.15万吨,铜金属量0.52万吨,硫60.46万吨,伴生银46.50吨。一期采选项目铅锌矿设计产能75万吨/年,年产铅锌金属量3.8万吨左右,硫铁矿+硫铜矿生产规模为21万吨/年,一期项目于2015年11月21日开工建设,2017年9月26日建成并投料试车,2018年开始试生产,2018年底达产达标。根据M1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改扩建于2023年9月开始,露天开采改扩建期1.5年,改扩建完成后铅锌矿生产规模为84.00万吨/年,硫铁矿+硫铜矿生产规模为56万吨/年。达产后年产铅精矿含铅13861.58吨,锌精矿含锌26518.82吨,铜精矿含铜507.35吨。 盈利预测。结合铅锌锗价格变化以及产销量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13/228/237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1.8/25.6/2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6.1%、17.0%、3.1%,对应EPS为0.43/0.50/0.52元,截至2023年12月20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1.17x/9.54x/9.2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量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铅锌价格大幅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点评长盈精密(300115)。 精密零组件龙头,内生外延多维成长。公司2001年成立,通过内生外延不断延伸版图,目前已形成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新能源产品零组件及连接器的双支柱业务格局,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等客户终端。我们认为,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公司产能布局加速落地,有望充分受益于大客户的新品放量,带动业绩快速回暖。 折叠屏+VR/AR双轮驱动,消费电子业务动能延续。1)笔电机壳业务方面,公司2018年首次切入苹果供应链,2021年实现笔电外壳A-D面全套供应,2023年苹果发布M3系列芯片,性能的强劲提升有望刺激用户换机需求,引领公司机壳业务增长。2)折叠屏业务方面,公司在铰链及转轴方面拥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参与了华为和三星的折叠屏铰链研发,同时为vivo和OPPO提供关键零部件。根据Statista数据,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860万台,2027年有望达到1亿台。我们认为,折叠屏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新动能,公司提前布局卡位头部厂商,先发优势明显。3)VR/AR业务方面,公司一方面成立子公司东莞新美洋,另一方面新增募投项目,逐步加大VR/AR零组件业务投入,苹果Vision Pro已于2023年6月发布,预计2024年初开始发售,公司已取得结构件供应资格,后续有望充分受益。 动力电池零部件供应商,产能扩张进行时。公司从2016年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目前主要产品涵盖电池结构件、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和电力分配系统零组件等,成功进入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整车头部品牌供应链,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等。根据GGII数据,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680GWh,同比增长超80%,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市场需求广阔。我们看到,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宁德时代在2022年以37%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公司围绕大客户持续推进产能及新技术布局,新的增长曲线正在逐步形成。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在2023/2024/202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6.8/165.6/198.6亿元,同比增长-10%/+21%/20%,实现归母净利润1.7/6.2/8.7亿元,同比增长297%/268%/40%,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4/2025年PE分别为90/25/18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客户新品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首创证券发布研报点评艾迪药业(688488)。 事件:公司公告,艾诺米替片通过医保谈判,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艾诺韦林片以简易续约方式继续纳入医保目录。 艾诺米替片以合理价格降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得到优化。本次艾诺米替片医保支付标准为24.15元/片,与此前中标价相比降幅为35.6%,较为合理。本次公司2款产品医保支付范围均调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利于扩大医保支付覆盖人群,实现对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的全覆盖,有助于远期销售峰值提升。 艾诺米替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长期增长空间充足。艾诺米替片的I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显示,与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相比,艾诺米替片对于经治获得病毒抑制的HIV感染者可以持久维持病毒抑制且有效性相当,肝脏和肾脏安全性方面相当,而在血脂、体重及尿酸等心血管代谢安全性指标方面具有优势。艾诺米替片(口服单片复方制剂)的组合方案系国际和国内抗HIV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本次纳入医保目录后,艾诺米替片与进口厂家抗HIV药物价格相比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我们认为艾诺米替片有望凭借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积累获得临床认可和较好的性价比,自2024年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预计2023年至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5亿元、7.15亿元和9.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0.3%、53.9%和3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9亿元、0.65亿元和1.84亿元,以12月19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31.9、79.3和2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艾诺韦林片医保谈判未能成功、医保支付价低于预期或销售金额低于预期。人源蛋白业务客户采购金额低于预期,下游制剂集采导致人源蛋白产品价格承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点评广和通(300638)。 事项: 2023年12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同意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广通远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通远驰")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 评论: 推进子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股权激励,有望促进公司车载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广通远驰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广通远驰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向执行董事应凌鹏先生实施股权激励,应凌鹏先生拟认购广通远驰新增注册资本,通过直接持有广通远驰股权的方式参与本次股权激励。本次股权激励实施完成后,公司持有广通远驰的股权比例由63%变更为60.16%,广通远驰仍属于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本次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充分调动广通远驰核心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核心管理层长期、稳定、积极投入工作,激励核心管理层努力奋斗,并将自身利益与广通远驰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广通远驰可持续发展。 公司目前已实现5G车载前装产品出货,积极拓展FWA海外业务。公司持续对重点行业投入资源进行深度拓展,在车载前装、FWA等垂直行业获得较好的市场成效。目前国内外的车载业务仍以4G产品出货为主,5G在车载领域的占比仍较低。公司在车载业务的布局主要包括两个市场,锐凌无线主攻海外市场,盈利能力不断改善;广通远驰重点在国内市场,其中车载智能模组业务发展更快,主要客户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公司已实现5G车载领域产品的出货,根据目前订单情况,明年5G的占比会有所提升。同时,公司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FWA,当前正值海外家庭无线网关从4G向5G切换的窗口期,公司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于北美,后续还有欧洲、日、韩、澳洲、中东等5G发展较快地区的市场需求。 前三季度业绩保持高增长,盈利能力实现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受益于锐凌无线纳入合并范围以及车载、FWA等业务的良好拓展,公司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业绩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实现营业收入59.14亿元(同比+58.96%),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59.3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49亿元(同比+57.26%),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86.13%)。公司盈利能力实现提升,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22.51%,相比去年同期上升1.69pp,净利率7.69%,相比去年同期上升0.01pp。 投资建议:公司受益于车载、海外FWA业务的加速拓展,我们预计2023-2025年收入为85.02、110.09、130.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00、7.82、9.52亿元对应EPS为0.78、1.02、1.24元。我们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并给予公司2024年25倍PE估值,给予目标价为25.52元,目标市值为1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市场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告,自2023年12月21日(周四)收盘结算时起,集运指数(欧线)期货EC2404、EC2406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4%,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2%。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点评安井食品(603345)。 本报告导读: 主业延续三路并进、全力进军烤肠赛道,渠道营销效果已现,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品,菜肴调整产品布局更加协同,全渠发力应对渠道变化。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进军烤肠打爆品,菜肴聚焦定位、渠道全渠发力。维持2023-2025年EPS 5.41、6.47、7.97元,参考行业估值、考虑公司龙头地位及优势,给予2024年24XPE,下调目标价至155元(前值178.89)。 主业战略升级,发力烤肠赛道布局下一个大单品。主品牌安井主业及安井小厨2024年延续三路并进的同时战略升级,在火锅丸子、速冻米面基础上全力进军火山石烤肠。以火山石烤肠为代表的烤机系列产品赛道空间较大、具备爆品基因,10亿级别企业已有5-6家。安井在渠道端及终端优势明显,目前已全面启动营销推广战略,11月通过"进烤肠、送烤机"活动拉动渠道订货热情,短期火山石烤肠已达到5000+万级别销售。2023年安井小厨与串烤项目部合并,产品聚焦鸡肉调理品+串烤类,全年翻倍表现积极,组织架构调整为2024年打好基础,且在安井强产品、强营销的加持下,烤串系列新品有望在未来成为下一个放量大单品。 菜肴重新定位,全渠积极发力。冻品先生围绕两大主线:1)酒店菜通路化改造,进一步契合安井优势渠道小B端及C端;2)火锅周边系列化产品丰富,与主业速冻火锅料形成协同,近期天气转冷后牛羊肉卷表现超预期。渠道端延续全渠发力,积极拥抱定制化需求,同时组织架构调整,特通部门扩编、新零售渠道从商超渠道单列。 旺季将至,优势已现。进入冻品旺季公司有望迎来改善,升级产品锁鲜装目前品牌优势显著、价格战难以撼动,其他有针对性放促以抢占份额。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加大、食品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从全球第一大海运货代德迅集团方面获悉,目前已有多家船公司的部分船舶选择绕道好望角,其中包括地中海航运、马士基、中远海运、东方海外、赫伯罗特、达飞轮船、ONE、现代商船、万海、阳明航运、尼罗河航运、美国总统轮船等。也有货代公司20日告诉记者,近两日收到包括赫伯罗特、长荣海运等船公司的客户通知,宣布从原有的暂停红海航行改为绕行好望角。近日,多位货代公司告诉记者,已陆续收到多家船公司更新的即期市场运价报单,明年1月初多条欧洲航线以及地中海航线的运价,与12月底相比已实现翻番。(澎湃)
展开每经AI快讯,2023年12月20日,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点评香山股份(002870)。 均胜电子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香山股份合计660.37万股股份 2023年12月16日,均胜电子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香山股份合计660.37万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权益变动前,均胜电子持有公司股份106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03%。此次权益变动后,均胜电子持有公司股份1720.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03%。 近半年内,均胜电子两次出手增持香山股份 2023年7月17日公司部分股东程铁生先生、邓杰和先生、高路峰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与均胜电子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合计1060.00万股公司股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均胜电子,转让价格为每股人民币31.00元,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3.29亿元。此次股份转让已于2023年8月14日完成过户登记。截至2023年12月14日,均胜电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司营收增长迅速,新能源战略转型表现强劲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业务和衡器业务,2022年实现营收约48亿元,扣非利润约1.56亿元,其中约85%的业务收入来源于汽车零部件业务,产品包含空气管理系统和豪华智能饰件以及新能源充配电系统领域的智能充电桩和车内充配电产品。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49亿元,同比+22.28%,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62.11%,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62.74%。近年来,公司加快新能源战略转型,截止2022年末,公司新能源业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近150亿元,增长强劲,并已计划扩建其海外(如墨西哥)工厂产能,支持新能源及相关产品出海业务快速推进,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能。 豪华内饰+新能源双主线,持续增长动力确定性强 我们认为公司拥有豪华内饰及新能源双主线,持续增长动力确定性强,具体为1)传统客户稳定性强,公司内饰件传统客户预计全球将有7.2%左右的整车销量增长,并且全球范围内品牌认可度高。2)内饰业务新客户逐步拓展,公司为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提供空气管理系统,随着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公司国内内饰客户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3)新能源国内出海双突破,国内主机厂充电桩及充配电业务配套客户数量增长,出海TUV欧标充电桩CE认证及CSA美标充电桩UL认证先后通过,有望帮助公司打开海外充电桩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57.18、75.39、87.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9、2.67、3.49亿元,对应当前PE23.25、17.30、13.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传统主机厂客户销量下滑风险、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慧博投研) (编辑 曾健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