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科创新源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原因是公司在内部控制、财务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情形,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了相关规定。公司表示将吸取教训、全面梳理并积极整改。公开资料显示,科创新源主要业务为高分子材料产品及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客户包括华为、中兴等。
4月3日,新希望发布《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披露,经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刘畅、张明贵、李建雄、杨芳、陶玉岭、周伯平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公司董事张明贵不再担任公司总裁,新任董事陶玉岭则被聘任为总裁。
4月3日晚,艾能聚发布公告称,受行业下游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资子公司艾特石英于4月4日临时停产,预计5月6日复产。艾特石英主要从事石英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5月投产,已供货多家公司。但截至公告日,公司暂无石英制品在手订单,且库存产品666件。2024年中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库存上升,主流电池片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石英制品下游行业需求不足。
2025年3月,动力新科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2.81亿元募集资金因两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法院强制扣划。目前,上汽红岩已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并与相关方协商沟通。近两年来,动力新科及下属子公司累计新增诉讼、仲裁超200起,涉案金额近30亿元。部分诉讼已二审判决、裁定或执行中,部分正在程序中,最终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4月3日晚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经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刘畅、张明贵、李建雄、杨芳、陶玉岭、周伯平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
在优必选和越疆先后登陆港股市场后,极智嘉科技和云迹科技也紧跟着递表港交所。顶着细分领域头部公司的光环,上述公司吸引来了明星投资者的背书,但摆在其面前的,还有何时走出亏损的疑问。记者注意到,上述4家赴港上市机器人公司均以较高的销售开支和研发开支支撑公司的快速发展。
4月3日,圣农发展公告称拟以11.26亿元收购太阳谷54%股权,若完成收购将100%持股。圣农发展对太阳谷的投资可追溯至2023年,当时受让其46%股权并投资可转股债权。对于收购目的,圣农发展称系为进一步整合公司现有资源,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与行业综合竞争力,稳固市场地位。
4月3日,天海防务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金海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部分资金被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冻结。经公司初步自查了解,金海运本次银行账户被冻结系因2016年收购金海运后相关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纠纷,金海运原管理团队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所致。
每经重庆4月3日电(记者王琳)4月3日晚,川仪股份公告,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举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的议案》,同意推举董事吴正国代行董事长职责。出生于1967年的吴正国是老川仪人,历任川仪股份监事、总经理助理、副总...
4月2日晚,立方数科再次收到安徽证监局出具的《监管关注函》。关注函对立方数科两大事项提出关注。一是公司未对智能软件产品业务和2024年新增超立方智能硬件产品业务等开展自查,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需立即整改。二是关注公司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涉及AI一体机相关问题的信披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4月2日下午,蔚蓝锂芯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公司去年实现营收67.56亿元,同比增长29.38%,归母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246.43%。其业绩增长得益于内外部原因,锂电池、LED业务营收增长,海外订单规模增加,市场需求增长等。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增长,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下降。
最近,三峡新材的一桩追偿权纠纷案获一审判决,上市公司起诉多家公司及个人追讨1.63亿元代偿资金,但一审被法院驳回。三峡新材表示,该判决尚处于上诉期内,目前暂无法判断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最终会计处理及影响金额须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2024年,锡业股份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0.48%。2024年沪锡主力合约均价涨幅为12.82%,进入2025年3月,受刚果(金)和缅甸锡矿供应扰动等影响,锡价加速上涨,沪锡主力合约逼近30万元/吨关口,创出阶段新高。锡价走升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4月2日晚,国风新材公告,拟以7亿元收购金张科技58.33%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51亿元。金张科技从事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研发等,2023年及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增长。国风新材将实现对其控制并表,并与施克炜、卢冠群签署业绩承诺协议。此前,金张科技曾冲刺创业板但撤回申请。
4月2日晚,耐普矿机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1.22亿元,同比增长19.62%,归母净利润达1.16亿元,增长45.46%。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的强劲表现。公司通过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和深化客户合作,推动国际化战略,海外市场订单显著增长。然而,经营现金流同比下降90.1%,显示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