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丁认为,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政策对美国经济不会有帮助,反而会让商品变得更昂贵。◎戈尔丁表示,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整体上越来越积极,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来中国投资。
◎夏添恩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明显是一种限制贸易自由与开放的壁垒。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经济增长和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夏添恩说,中国政府致力于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以优化整体营商环境。从一些相关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在不断改善,我们期待这种改善在未来能够持续下去。
◎薛澜表示,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原来大家可能更多关注大模型的能力,现在讲“普惠发展”就是聚焦如何才能推动相关技术落地,能够真正为广大百姓造福。◎薛澜表示,运用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构建崭新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不同领域的创新可以跨越产业壁垒,AI这样的使能技术可以突破学科界限实现新的整合,机制创新可以集成,为创新积淀丰沃的土壤。
◎杨元庆表示:“AI电脑肯定是大势所趋,是AI真正能够普及、让每个人都用上的一个利器。”◎杨元庆对每经记者说:“AI不能光‘飘在云上’,它是公有的AI、公有的智能,必须让每个人都用上。”◎AI电脑必然是大势所趋,是人工智能能够落地的根本。当然,这不仅仅适用于个人,未来企业的智能也会是一个逐步普及的过程。
◎奎尔奇认为,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还不是生产力提升的关键所在,真正的生产力提升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人工智能才是生产力和增长的首要来源,其应用场景可以是高科技企业、制造工厂,也可以是研发实验室等的日常运营。◎奎尔奇表示,人工智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竞争力。DeepSeek的出现让竞争对手震惊,但是这个竞争是良性的,这也是中美之间在AI领域的良性竞争。技术的进步最终会让世界所有消费者受益。
◎何小鹏表示,飞行汽车有望很快就能落地并实现商业化。预计在5年内,飞行汽车能够成为大家的日常通勤工具。◎何小鹏认为,10年以后的汽车可能都是具身智能的产品,未来的飞行汽车也是一样。
◎何慕德在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决策层展现出了对外开放的非常积极的态度,他所在的公司正密切关注中国消费市场。他强调,中国经济有很强的外向型特征,而现在中国更重视内需的驱动,公司希望作为耐心资本,来参与在中国长期投资、长期发展的机会。◎何慕德表示,安博最近在中国成立了一家人民币基金管理公司,不仅要抓住中国消费市场的机遇,还可以和中国的私募资本展开合作,公司对这一前景感到很振奋。
◎3月23日上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王兴兴对每经记者表示,在AI的驱动下,目前人形机器人迭代速度确实非常快。研究具身机器人的关键在于对AI的研究。此外,还需要完善传动方面的技术。
◎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要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对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越权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要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将所有收费项目均纳入清单并对社会公开,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额度。
3月21日,国新办举行吹风会介绍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8个方面21项任务,重点从三方面发力。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工信部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链上下协同,将实施中药原料提质稳供等专项行动。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杨霆表示,国家药监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快中药新药上市,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支持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
◎3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举办60场左右平行论坛。◎今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共主办平行论坛20余场,其中科技部在以往的论坛基础上今年新增了4场平行论坛,包括环喜马拉雅地球科学国际合作论坛、AIforScience青年论坛、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
◎2025年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商务部表示,将继续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意见》明确,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意见》明确,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要按规定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王文涛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有信心继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的政策和预期都是稳定的,对包括欧盟在内的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政策也始终是稳定的。
◎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吴立强表示,前两个月电力消费增速偏低,一方面是上年闰年因素。2024年为闰年,2025年2月同比少一天,扣除闰年因素,2025年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3.1%,增速与上年12月增速接近。另一方面是气温偏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