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环保产业正在加快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发展阶段,逐步向绿色循环发展,产业格局正在深刻重塑。◎实现“双碳”目标将会带来规模巨大的投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尽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双碳”目标统筹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整个产业和技术创新将带来深刻影响。
◎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实现碳达峰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达峰时间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明显的差异性。要分别制定碳达峰目标和路线图。◎建议制定碳达峰的区域梯队,实行目标和政策的分类指导。
◎吸附分离技术以其兼具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特点,在工业废水、废气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顺应环保和资源并重的理念,技术价值凸显。◎公司自身的绿色生产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
◎魏建国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领跑全球高品质消费。◎对于企业而言,要紧抓人才、资本、技术、制造业东移带来的新机遇。
◎徐锭明着重提出,碳中和为数字化转型导航,数字化为低碳化战略赋能。碳中和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数字化是低碳化战略驱动力,实现碳中和要树立新的思维方式。
◎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向好,但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很大。◎明年经济政策和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关键是“稳字当头”。
◎绿色技术既要做减法,如防治污染,更多的是做加法和乘法。◎与短期宏观政策相比,我们更需要关注结构性潜能,因为中国真正的增长潜力主要还是来源于结构性潜能。
◎要坚守金融发展基本规律和金融从业基本戒律,紧贴企业生产经营,抓住市场新趋势、新机遇。◎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科技创新同样也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关键所在。◎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杀手锏”式技术。
◎“双碳”之下,首先会调整能源结构,这意味着煤炭利用的清洁绿色转型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双碳”其实是我们国家自己改善环境质量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性措施。
◎关于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的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需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
◎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领DRG/DIP付费改革走向深入,在各地自愿申报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DRG/DIP示范点城市名单。◎18个城市为DRG示范点,12个城市为DIP示范点,天津市和上海市为综合示范点。
◎今年经济增长两年平均数大致在5%左右,全年GDP增速将在8%左右。◎2035年前后,中国有望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政府还要大力开展数字化技术推进节能降耗的试点、示范。◎从政府的角度看,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低碳转型这方面,首先要高度重视ICT自身的绿色发展问题,也就是ICT系统自身的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