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研中心常纪文:不同行业、区域碳达峰存在不均衡现象,要分别制定目标和路线图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2-21 14:39

    ◎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实现碳达峰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达峰时间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明显的差异性。要分别制定碳达峰目标和路线图。

    ◎建议制定碳达峰的区域梯队,实行目标和政策的分类指导。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12月20日-24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在线上举办。

    12月21日下午,分论坛之一的“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正式召开,该分论坛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支持单位,以“碳中和新局 现实与路径”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方智慧,探寻产业绿色转型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实现碳达峰不能简单搞“一刀切”,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碳达峰,能源和工业技术与管理的创新是区域和行业碳达峰的唯一路径。

    如何开好局比实现碳达峰更加艰难

    日前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常纪文表示,到206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要达到80%左右。然而目前,把所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加起来占比还不到25%,这就意味着,低碳发展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如果我们国家尽早形成低碳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就会小许多。”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哪一个更难?许多学者认为碳达峰更加艰难,我认为开局更难。”常纪文进一步表示,开局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在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结构背景下,要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而为了完成双碳目标,部分地区甚至采取“一刀切”的举措。所以,如何开好局比实现碳达峰更加艰难,也更加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日前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指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低碳试点城市的整体低碳水平明显高于非试点城市。

    绿皮书在全国的调查发现,经过对2020年182个城市的系统评估,绿色低碳总分在80分以上的城市达到133个,没有得分不及格的城市。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约18.8%和48.4%,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进入低增速、低增量的阶段。

    建议制定碳达峰区域梯队

    常纪文表示,2030年中国碳达峰的特点包括:富裕地区已达峰、少数地区即将达峰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追赶型达峰并存,达峰时区域的人均GDP不尽一致,有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脱钩了的碳达峰、即将脱钩和2030年前才实现的碳达峰,可通过生态保护补偿、区域援助、中央财政支持和进一步充分均衡发展来促进或者调节。建议制定碳达峰的区域梯队,实行目标和政策的分类指导。

    常纪文认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实现碳达峰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达峰时间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明显的差异性。要分别制定碳达峰目标和路线图。

    “各地区的达峰数据(峰值)不一样,碳排放量与产业特点、基础相适应,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不一致,碳达峰的路径和方法即过程也有可能不一样。”常纪文指出,过程可能与每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特点相关,有的能源地区和重化工地区会在相对高位以平台整理的方式达峰。

    在常纪文看来,不是每个行业、每个区域都实行碳中和,而是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的调节与均衡,体现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碳中和,体现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碳中和。要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减碳的目标及路线图。

    与此同时,常纪文认为,在实现碳达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2030年前的碳达峰不是碳冲锋,碳排放增加总量不过4亿吨左右。所以,在发挥强制性减排机制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交易机制的作用,把碳排放指标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领域。”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光伏、锂电、半导体未来的大机会在哪儿?“双碳”亟待解决哪些问题?……著名经济学家、企业家们这样说

    下一篇

    博实股份:公司将基于5G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公司业务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