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5月17日至23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下降1.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4%。食用农产品市场:据商务部监测,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4.31元,比前一周下降1.1%,其中生菜...
◎《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民航行业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消费强度较2020年大幅下降,替代产品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塑料等垃圾智慧化、规范化回收处理体系基本建立。◎按照《工作计划》的要求,自2022年起,国内(含地区)客运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搅拌棒、餐/杯具、包装袋,2023年起实施范围扩展至国际客运航班。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跨国投资大幅下滑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实现逆势新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服务消费升级正当其时。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补齐短板,以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为重点,健全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完善调控工具箱,强化政策配套,提升保供稳价能力和水平。◎《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建立价格区间调控制度,健全以储备调控、进出口调节为主的调控手段,加强生猪等重要民生商品逆周期调节。
每经讯5月2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关情况。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何确保财政直达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提问时表示,要发挥财政部驻各地监管局就地监管的优势,...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发挥财政部驻各地监管局就地监管的优势,对重大疑点问题展开现场核查,对财政直达资金实现从财政支出端、资金使用端到项目建设端的全链条监管。◎李敬辉表示,财政直达资金规模今年达到2.8万亿,未来还将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结合实施情况,逐步扩大资金范围,逐步将惠企利民补助资金以及具备条件的其他资金实行直达管理。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经济总量占比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6.4%,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1.5%提升到21.9%。◎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今年前4个月,中部六省外贸增长57.9%,外资增长47.7%,迎来“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08亿元,同比增长25.5%。全国税收收入67450亿元,同比增长27.1%。◎在财政支出方面,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39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9436亿元,同比下降8.5%。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要做“全能冠军”,不仅指消费,还有绿色经济、养老健康、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航天工业、科研基地、远程教育等。
◎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不得阻挠用户建桩,对积极支持配合充电桩安装的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可予以专项奖励。◎要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配建要求。新建居住社区要落实100%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我国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万亿元。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养老金持续增加,失业、工伤待遇稳步提高。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介绍,今年1~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37万人,同比增加83万人;4月份调查失业率5.1%,回落至近年低值。◎人社部正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要求,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兜底的问题开展研究论证,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制定有关参保服务、转移衔接、兜底保障等具体措施。
◎虚拟货币“挖矿”是一个动态过程。初期,虚拟货币很容易“挖”到,这时候“挖矿”的用电量也不大。但随着“挖矿”越来越困难,用电量越来越大,能耗也会变的很高。
据商务部监测,5月10日至16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下降2.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4.4%。据商务部监测,食用农产品市场: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4.36元,比前一周下降4%,其中黄瓜、西葫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