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研究院表示,2023年上半年,深圳商务公寓的供应面积仅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9%,上半年公寓供应量仅为去年全年的6.6%。2020年深圳停止商务公寓审批后,供应持续下降。
◎除了碧桂园和花样年外,雅居乐集团等也在近期跌破1港元/股,还有多只内房股已成为“仙股”,如建业地产、禹州集团、绿地香港、远洋集团、金地商置、时代中国、招商局置地、宝龙地产等。
NO.1碧桂园上半年预亏450亿至550亿元8月10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预计出现较大亏损,未经审计的亏损额度大约介乎约450亿元至550亿元。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
8月12日,“21碧地02”“22碧地02”“22碧地03”等多只碧桂园境内债同时发布债券停牌公告。公告显示,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因近期拟就公司债券兑付安排事项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
◎虽然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物业行业的发展格局分散,但尚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未来的市场竞争仍将更加激烈。百强企业在资源禀赋、自身拓展能力和服务实力、品牌势能上都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和提升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8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房企处获悉,中国证监会于当日上午召集部分房企和金融机构线上会议,多家头部和中型房企参会。当日下午,华东地区某头部房企相关人士向每经记者透露,本次会议的具体召集人为证监会企业债券部,内容是主要是...
8月11日,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联合总裁莫斌,在碧桂园官微刊发《管理层致歉:化危机为生机,锻造更健康的碧桂园》(以下简称《致歉信》)。《致歉信》写道,“8月10日公司发布了盈利警告和内幕消息公告,受销售与再融资环境不利影响,20...
◎“数智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我们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上,数字化将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必经之路。虽然数智转型会面临困难,但只有通过创新性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实现行业的进步和变革。”
◎长实集团在发送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邮件里,透露了长实集团主席李泽钜对该项目的看法:“我们一向奉行以市价或低于市价促进销售,亲海駅II的定价的确吸引,相当于7年前的楼价,被新闻形容为‘炸弹’般震憾。”
◎于冬在IN三里发布会上公开表示,IN三里是他个人投资开发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是看着这个项目诞生的,我也跟冯仑等资深地产界人士交流过项目的投资价值,了解到地段对于房产投资的决定性意义。后来遇到这个不可复制的机会,我便做出了收购的决定。”
NO.1碧桂园上半年预亏450亿至550亿元8月10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预计出现较大亏损,未经审计的亏损额度大约介乎约450亿元至550亿元。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
8月10日晚间,花样年控股(HK01777,股价0.20港元,市值11.55亿港元)相继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上述业绩刊发后,根据上市规...
8月10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恒大地产)发布2022年债券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恒大地产2022年1-6月净亏损356.02亿元(人民币,下同)。截至2022年6月30日,恒大地产的流动负债合计17,270.29亿...
◎“虽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场整体尚未回暖,行业绝对规模下降,资本市场信心修复尚需时间,公司整体经营压力有增无减,导致2023年上半年预计出现较大亏损,特别是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压力。”
◎“要摆脱当前颓势,很有必要对之前楼市过热时期出台的相关调控政策进行适度优化,从而释放更多合理住房需求,为楼市‘金九银十’旺季蓄能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