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港资房企新世界发展欲出售上海淮海中路K11物业的写字楼部分。但上海新世界淮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及招商部人士均表示,写字楼部分仅对外出租,不出售,此为中介机构制造的假消息。
7月7日晚,奥比中光-UW公告称,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深圳市光鉴科技,请求法院判令光鉴科技停止制造、销售专利侵权产品并赔偿5000万元。光鉴科技回应称,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将积极应对诉讼,强调其产品坚持自主创新,累计申请专利超1000项。
7月7日,李泽楷创立的富卫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每股定价38港元,共发行9134.21万股,所得净额约29.53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微涨1.05%。富卫集团主席马时亨表示,回港上市是好决定,对市场前景乐观。公司曾三次递表港交所未果,此次IPO获37.13倍认购。尽管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美元,但2024年已扭亏为盈。募集资金将用于提高资本水平、增长资金等。
7月7日上午,首钢朗泽刊发补充招股章程,计划7月7日至10日招股,全球发售2015.98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4.5港元至18.88港元,预期7月15日上市。此前因涉诉推迟上市时间,7月7日公告中首钢朗泽对诉讼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认为诉讼要求缺乏法律依据,纠纷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7月2日,首钢朗泽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一家主要经营子公司的一名股东提起民事诉讼,公司将延迟全球发售及上市,并退回申请股款。7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询问首钢朗泽方面人士,其称诉讼因控股子公司的股东有不合理诉求,公司会尽快处理。记者还多次致电海南吉元和宁夏吉元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莫军红,均未能接通。
永太科技在被天赐材料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后,迅速反击,对天赐材料提起诉讼,指控对方侵害公司名誉权,要求赔偿5751.93万元。天赐材料曾宣称永太科技非法获取其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永太科技否认侵权指控,表示其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相关产线和技术均为自行研发。
第一大股东又“输血”了。7月3日,万科A(SZ000002,股价6.46元,市值770亿元)公告,经协商,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集团)向公司再提供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股东借款),并同意对已有的8.9亿...
国泰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扭亏为盈,积极拥抱AI技术。公司管理层指出,国泰集团已开发86个AI模型优化运营决策,如预测性维护、航班运营规划等。未来3~5年,并计划在预测与规划、个性化服务、安全与可持续性三个领域深化AI应用。同时,国泰创科致力于向全球输出数字化航空飞行解决方案,并探索新时代飞行人才培养。
欣旺达公告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竞争力。近年来,公司已募集资金约50亿元用于锂电池扩产项目。2024年,公司消费类电池收入占比最高,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但业务经营情况仍待提升。锂电池产业链多家公司赴港上市,欣旺达在越南等地建有海外基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锂电池企业也相继在港交所上市或递交招股书。
6月30日,蓝思科技在香港召开上市新闻发布会,宣布其港股IPO正式进入公开招股阶段,将于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公司管理层表示,此次融资将支持新兴产品研发及海外产能扩张。对于汽车行业增长放缓,副总经理江南认为新能源、智能化趋势确定,前景广阔。管理层还指出,折叠屏手机将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已与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未来计划扩大全球业务布局。
6月30日,新世界发展公布两则重要变动。一是与有关银行债权人签订新的再融资定期贷款融资协议,对部分现有境外无抵押金融债务进行再融资,共涵盖约882亿港元债务,最早到期日为2028年6月30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其短期资金压力。二是郑志刚辞任公司所有职务,7月1日起生效,以便投放更多时间于公共服务及其他个人事务。
6月27日,万科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深圳盐田召开,辛杰作为深铁及万科集团董事长主持会议并坐C位,郁亮从主角变为配角。郁亮仅发言一次,谈房地产市场走势。万科财务负责人称公司已顺利完成165亿元公开债务偿还,未来两年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2024年,锂电池制造业扩产速度放缓,赢合科技业绩小幅下滑,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业务营收较上一年下滑19.41%。6月19日下午,赢合科技在惠州召开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订单情况已经回暖,合同负债额明显增长,新接订单良好。
6月18日,广深铁路在深圳总部举行“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董秘唐向东回应称广州东站改造难点在于:这是在既有的繁忙线路上原址改造,需要做大量前置工作,且涉及上市公司利益,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离(开始改造的)目标越来越近”。对于股东关注的市值管理问题,广深铁路管理层表示,“对照监管要求,如果到今年10月,公司股价连续超过12个月低于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值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市值提升计划”。
6月17日,海天味业港股打新热度高涨,超39万人认购,中签率低,富途平台融资认购倍数近700倍,创港股IPO认购人数新高。多位熟悉港股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打新赚钱效应更明显、国际资金再平衡布局中国资产、南向资金与外资共同净流入等多重因素共同助推了港股IPO市场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