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已公开发布。当前,我国进入了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时代,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成为释放新时代“数据石油”价值的关键。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要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罕见病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将罕见病用药品注册检验批次由3批减为1批,每批次用量从全项检验用量的3倍减为2倍。
本届年货节于1月7日至2月5日举办,将以满足群众节日消费需求、传播春节传统文化、推动电商合作互利共赢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联动,举办“3+N”系列活动。
1月2日,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正式上线。市场监管部门公开征集老百姓关注的食品品种、检验项目、抽样场所等建议,旨在使消费者变身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监督者,希望借此能化解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和疑惑。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该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动员更多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水利部门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实施水利项目4.7万个,完成投资1.35万亿元,吸纳就业314.7万人,有效发挥稳增长、促就业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提高。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当前,我国数据要素“供给-流通-应用”的市场化循环体系仍不畅通,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约为32.85泽字节(ZB),但仅有2.9%的数据被保存,企业超过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近四成,大量数据一直在“沉睡”,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充分释放。
《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数据技术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催生一批数智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企业。
2024年12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座谈会,邀请国家药监局、中选医药企业、临床和药学专家、媒体、资本市场研究机构代表参加,就近期社会关注的集中采购药品质量保障、行业创新发展等问题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张洪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与2019年相比,我国的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家级智能网格预报全国空间分辨率达到5公里,重点区域1公里,预报时效达到10天,24小时内预报实现逐小时更新。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43分钟,较5年前提高13.2%。
2024年,财经世界波澜壮阔,风云际会。一系列重大政策与事件,犹如璀璨星辰,点亮了全球经济版图。“924”政策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到货币政策14年来首迎“适度宽松”;从万亿化债方案重磅推出,到楼市新政降息减费稳房价,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李毅中表示,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约35%,大量研发成果未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应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研发只有通过“用”才能进入市场,用户带来了实践经验和市场信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即将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提出的宏观政策举措目标清晰、稳健务实,将为2025年及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数据显示,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674.8亿元,同比下降4.7%。从单月数据来看,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3%,降幅较10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而在营收方面,工业企业当月营业收入由降转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