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亚太市场普跌、日韩股市重挫等因素影响市场情绪。尾盘有抄底资金进场,部分科技线题材异动翻红。◎机构认为,进入4月,经济与业绩“大考”来临,市场交易逻辑将从预期驱动转向基本面交易。
◎3月24日至28日,A股市场缩量小幅下跌,超4000只个股收跌,短线情绪降至冰点。◎多家券商分析指出,当前中线趋势未破,市场无明显下行风险,但预计4月中旬前将维持震荡整理态势。◎下周重点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PMI数据及美国新关税措施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同时需留意A股25家公司限售股解禁与央行逆回购到期压力。
◎3月28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17亿。◎截至收盘,三月仅剩1个交易日,万得全A月内累涨0.45%,月线二连阳的概率很大。◎平安证券研报指出,临近“四月决断”,政策落地和产业变革有望带来基本面的边际改善,支撑市场中期向上动能。
◎3月27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光刻机、化学原料等板块涨幅居前,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等板块跌幅居前。化工品涨价不断,双季戊四醇价格半年涨幅高达175%—215%。◎创新药主题ETF受港股医药股提振涨幅居前,多家公司2024年业绩披露情况较好,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合作也提振了市场关注度。
◎3月26日,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化纤、养鸡等板块涨幅居前,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两市成交额1.15万亿元。◎今日微盘股获资金回流,红利资产小幅回调,短线资金在不同风格间拉锯。有观点指出,当下市场节奏更需投资者做好两件事:保持低频,避免重仓;聚焦主线。
◎3月25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可控核聚变概念领涨,同花顺数据显示其至少录得今年最大单日涨幅。◎中信证券指出,聚变产业链由于反应特性要求,核心亦涉及上游材料环节,主要包括特种金属以及超导带材,其中特种金属包括特种钢材、钨、铜等。建议重点关注核心材料及装置环节,在聚变装置加速落地过程中的订单受益表现。
◎3月24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尾盘翻红,三大指数微涨,微盘股指数跌超4%。◎板块方面,旅游、有色金属等涨幅居前,脑机接口、算力等跌幅居前。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01亿。◎大小盘切换剧烈,科技题材盘中大跌。大部分券商对中期行情不悲观。
◎3月21日,市场低开低走,沪指失守3400点,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分析认为,下跌原因包括增量资金没跟上,港股走弱,以及前期热点板块筹码拥挤,市场对公司业绩心存忌惮等。◎方正证券称,积极因素正不断累积;湘财证券认为,4月市场将维持窄幅波动,科技类股票或进入整理阶段。
◎3月20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4万亿元。◎板块方面,深海科技、军工、煤炭等表现突出,而数据中心电源、游戏等跌幅较大。机器人与海工装备成为市场焦点,减速器概念延续强势,5连阳收盘涨幅居前,年内涨幅超51%。
◎3月19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超3700只个股下跌。电力、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CPO、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13:16前后的拉升回落,主要源于白酒、银行、证券等板块权重股主动走强,也令其他下跌板块的资金短暂共振。但不同板块的资金态度很快分化。◎沪指、万得全A等指数连续收出三颗十字星,成交额较上个交易日缩量。有分析认为,市场多空平衡可能很快被打破。
◎3月17日,市场全天窄幅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幅不一。◎板块来看,深海科技、乳业、环保、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证券、智谱AI、美容护理等板块跌幅居前。◎ETF方面,涨幅相对领先的主要是石油、油气、油气资源和房地产、地产两大方向的产品。
◎沪指周五大涨1.81%,重回3400点,创年内新高。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周涨幅分别为1.39%、1.24%和0.97%。◎市场风格切换明显,大消费板块强势回归,而人形机器人等前期热点有所降温。◎国泰海通分析师林隆鹏指出,资金正从获利丰厚的科技赛道转向价值洼地,央国企重组、绩优股及高股息板块值得关注。
◎3月14日,沪指重回3400点创年内新高,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市场风格进一步切换,大消费、大金融领衔上涨。昨夜今晨传来三大利好。◎机构认为,消费有望接力科技表现占优,大消费板块迎来配置窗口期。
◎3月13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超3700只个股下跌。春节后这轮行情中,类似今天的交易日还有2月18日和2月28日,前两次实体阴线很快得到修复。◎每逢市场回调,涨得多的科技线总是首当其冲;高股息、红利资产往往得到关注。◎兴业证券统计发现,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市场将逐渐步入一个更加均衡、各类风格胜率基本相当、没有特别明确主线的阶段。进入4月中下旬,随着财报披露,市场风格也将向绩优股、业绩确定性强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和缩圈。
◎3月12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盘中一度创新高。◎泛科技主题爆发,7个板块创历史新高。消息面上,“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将举行。国泰君安表示,政务IT企业和国资云运营方有望受益。◎影视ETF涨幅领先,机构认为一季度国内票房收入已经超过200亿,预计对院线公司贡献较大,因此院线公司的一季报业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