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药物市场。去年9月,康诺亚自主研发的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了国产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领域的空白。该药物已获批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康诺亚董事会主席陈博表示,公司专注于自免疾病药物研发,以差异化竞争策略立足市场。
1月24日晚间,亚盛医药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四家实现中美两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董事长杨大俊表示,此举可解决渠道问题,吸引更多投资,还能获得资源和认可,助其进军全球市场。尽管目前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但亚盛医药坚持创新,其首个商业化产品奥雷巴替尼销量良好,与武田制药的合作也取得阶段性成功。杨大俊认为,只要做真正的原创,就能获得认可。
2月18日,华为联合瑞金医院发布病理大模型RuiPath,该模型基于瑞金医院丰富病种及高质量医疗数据,实现四大创新,可与医生互动式诊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云径平表示,AI病理前景广阔,但落地应用仍面临挑战,需遵循行业规范制成高质量病理切片和存储高质量病理图像,确保医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月19日,“康龙化成”(SZ300759,股价27.91元,市值496.3亿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子公司康龙化成临床研究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康龙临床)已完成对浙江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心智惠)的控股交易。该交易标志着,康龙临...
丨2025年2月20日星期四丨NO.1国办转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符合...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发布的研究论文指出,有患者在使用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或礼来的替尔泊肽等GLP-1类药物后出现眼部并发症。研究称无法确定这些药物与眼科并发症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是快速血糖纠正所致。诺和诺德表示,现有数据不足以证实药物与NAION存在关联,且其临床试验未发现不利失衡问题,公司重视患者用药安全,建议由医疗专业人士评估治疗方案的风险获益特性。
2月19日,石药集团公告称,附属公司石药巨石自主研发的靶向ROR1的ADC药物SYS6005已与美国RadianceBiopharma达成独家授权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1500万美元首付款。SYS6005在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被转让。
2月19日,AI医疗概念股再度走强,其中华大基因涨超12%,国际医学、德生科技、金域医学涨停。这背后源于2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的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该模型基于华为DCSAI打造,覆盖中国90%常见癌种,能够显著提升病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解决病理医生资源短缺问题。
2月18日下午,瑞金病理大模型暨华为DCSAI解决方案在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模型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表现出色,覆盖中国每年90%癌症发病人群罹患的癌种,亚专科知识问答深度达到专家级知识水平。目前,国内AI病理诊断产品获批较少,部分软件价格昂贵,且AI参与诊疗行为现阶段不重复收费,医院、患者和厂商如何实现三赢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月19日早间,晶泰控股-P(HK02228)在港交所公告,当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据此,公司同意根据一般授权发行,而配售代理同意(个别而非共同或共同及个别)作为公司的代理,在配售协议的条款及条件规限下,按尽力基准促使承配人按...
2月16日,深交所发布决定:终止对烟台迈百瑞国际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百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此前,迈百瑞的IPO申请于2022年9月28日获受理,并在2023年6月16日过会,但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注...
就海尔生物吸收合并上海莱士终止一事,2月14日,上海莱士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就其原因再次解释道,主要还是由于本次交易结构较为复杂,未能形成相关各方认可的具体方案。上海莱士方面还提到了“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还是比较分散”。至于后续会否再度推进并购或其他资产整合,上海莱士方面表示:“短期内并没有相关的后续安排。”
2月14日,在AI概念加持下,A股和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及生物医药股涨势较大。当日收盘情况显示,A股方面,安必平、嘉和美康、泓博医药等超20只概念股涨停;港股方面,阿里健康涨超29%,平安好医生涨约18%,京东健康涨近6%,药师帮涨近4%,叮当健康涨超3%。不过,也有行业观察者在乐观情绪井喷的时候保持了冷静。他们怎么看?
2月13日,百洋医药称全资子公司百洋智合与罗氏制药签订协议,罗氏制药聘请百洋智合在华独家推广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是全球首个特异性作用于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去年销售额高达13.79亿瑞士法郎。罗氏制药将根据协议支付推广服务费,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分析认为,罗氏此举意在优化资源配置,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
2月12日下午,国药集团通过“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直指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药材股份)涉嫌侵害其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并指控药材股份伪造印章等违法行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月12日及13日分别探访了药材股份的办公地和注册地,发现药材股份早已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