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教授缪峰、副教授梁世军团队联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程斌,通过构筑特殊堆垛构型的魔角石墨烯器件,观测到电子型铁电性与拓扑边界态的共存,并基于可选择的准连续铁电开关,首次提出了噪声免疫的类脑计算方案。...
每经AI快讯,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褐藻和海草的全球分布范围缩减。这一研究为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产生普遍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在这项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的研究项...
每经AI快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两台谱仪设备高分辨中子衍射仪和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这标志着这两台设备研制成功。(央视新闻)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开展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
每经AI快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张道远研究员和张元明研究员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沙漠里的苔藓——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速冻,以及5000Gy以上伽马辐照不会死...
每经AI快讯,美国普渡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双光子聚合技术。这项技术巧妙地将两个激光器结合,借助3D打印技术,在将飞秒激光功率降低50%的情况下,打印出了复杂的高分辨率3D结构。它有助降低高分辨率3D打印工艺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应用...
每经AI快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央视新闻)
每经AI快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种领先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但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对其有反应。在两项独立的临床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团队发现,添加janus激酶(JAK)抑制剂改善了癌症患者对ICI...
每经AI快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超快算法,即网络流算法。该算法成功解决了在网络中实现最大流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传输成本的问题。这种超快计算能力是研究高度复杂、数据丰富、动态且快速变化的网络(例如生物学中的分子网...
每经AI快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领导的小组开发出一款柔软且有弹性的电子设备。当佩戴在皮肤上时,这款设备能模拟皮肤上感受到的压力或振动。最新研究为开发用于虚拟现实、医疗假肢和可穿戴技术等应用的先进触觉设备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
每经AI快讯,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QDyeFinder,其可从小鼠大脑的图像中自动识别和重建单个神经元。该过程涉及使用超多色标记协议去标记神经元,然后让AI...
记者2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自5月28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空间站实验机柜维护及组件安装、空间站舱内环境监测、第二次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
每经AI快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4年5月28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空间站实验机柜维护及组件安装、空间站舱内环境监测、第二次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承担的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
每经AI快讯,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制造混凝土的新工艺,实现了高达45%的二氧化碳(CO2)封存效率。这意味着制造过程中注入的CO2有近一半被捕获和储存。这种工艺不仅能封存CO2,还能确保生产出的混凝土在强度和耐久性方面都不受影...
每经AI快讯,东方航天港的“接单”能力有多强?截至目前,已成功保障我国4型火箭11次海上发射任务,累计将61颗卫星通过海上发射成功送入太空,成功率达100%。(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