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据26日《自然》杂志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在芯片上制造出一种钛宝石激光器。与目前的任何其他钛蓝宝石激光器相比,这一原型机的体积缩小了4个数量级(即原来的万分之一),成本降低了3个数量级(即原先的千分之一)。无论在规模效...
每经AI快讯,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这一发现标志着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为脊髓、视神经或脑损伤相关疾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新疗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
每经AI快讯,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和Adobe公司的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用于训练人工智能(AI)的新技术FairDeDup。该技术不仅能降低训练成本,而且有望减少AI系统的社会偏见。研究团队已经在近期于美国西雅图举行的IE...
每经AI快讯,美国东北大学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基于网络的新型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在检测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达99.72%。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癌症》杂志。团队表示,他们新开发的AI系统会查看高分辨率图像,并从历史数据中...
每经AI快讯,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分别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新华社)
每经AI快讯,今天(6月2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外科学家使用中国探月数据,已发表1900余篇论文。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中国科学...
每经AI快讯,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多项重磅成果近期纷纷出炉。继上周《自然·通讯》报道SeekRNA编辑工具后,《自然》26日再次公布两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利用RNA作为引导,能在用户指定的基因组位点插入、倒置或...
每经AI快讯,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多项重磅成果近期纷纷出炉。继上周《自然·通讯》报道SeekRNA编辑工具后,《自然》26日再次公布两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利用RNA作为引导,能在用户指定的基因组位点插入、倒置或...
每经AI快讯,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中心尼古拉斯·拉杰斯基实验室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Open-ST的空间转录平台,能以三维(3D)方式重建患者组织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并以亚细胞精度绘制出组织样本的分子图谱。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细胞》杂志...
每经AI快讯,今天(26日)下午,探月工程嫦娥六号探测器返回舱举行开舱活动,为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实施阶段画上圆满的句号。活动现场,科研人员对嫦娥六号返回器进行开舱,检验关键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地面应用系统、探测器系统代...
每经AI快讯,脑机接口技术又“进化”了。近日,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等团队,协同开发了全球首个可开源的“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MetaBOC,实现了培养“大脑”对机器人避障、跟踪、抓握等任务的无人...
每经AI快讯,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设备,可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血液电导率,这一创新有助于医疗测试的进一步普及。血液电导率是评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由基本电解质浓度决定,尤其是钠离子...
每经AI快讯,据中国中车官微消息,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院士牵头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通过综合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专家组认为,项目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推动深海...
每经AI快讯,“此项发明通过微波辐射和高压微射流协同配合,实现对牛奶酪蛋白进行复合物理改性,有效增强水溶性和乳化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在6月25日举行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六届科技成果拍卖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来自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6月25日,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执行是“了不起的成就”,并表示这是国际合作在外层空间事务方面的伟大体现。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