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开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其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南路证券营业部在直播中存在未按制度审核内容、未记录留存投资建议信息等违规行为。◎同日,华兴证券一营业部也因员工直播未报备、涉及具体证券投资建议等合规管控不到位问题被警示,员工陈某也被采取警示函措施。两家营业部均位于杨高南路759号。
◎日前,国泰海通免去黄燕铭财富委委员职务,业内预计其或将加盟东方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黄燕铭素有“A股研究总教习”之称,此前担任原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十余年。◎2024年东方证券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黄燕铭的加盟或与此背景有关。◎去年公募费改后,券商分仓佣金下滑,但券商研究所所长更迭仍频繁。
◎4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试行)》,旨在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维护其稳健运行。◎该指引明确了并表管理的主体范围和业务范围,为证券公司实施并表管理提供了标准规范和操作指导。◎此前,证监会已在2020年初批准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实施并表监管试点。
◎4月11日早盘开市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举行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原国泰君安沪市简称正式变更为“国泰海通”。◎此次合并是新“国九条”实施后头部券商首单重组,也是A股+H股最大规模的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自去年9月初启动以来,合并仅用137天完成审批,刷新行业纪录。
◎4月6日晚间,方正证券公告称,中国信达因经营需要,计划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8232.1万股,占总股本1%。若顶格减持,市值约6.44亿元。◎这是中国信达第五次提出减持方正证券的计划,此前已连续四次提出减持计划,合计减持1.17亿股。◎方正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93元(含税),加上中期分红,全年分红率40.02%,为上市以来新高。
◎4月3日晚间,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总经理张锋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长杨斌将代任总经理职务。张锋在任期间推动“二次创业”战略,优化投研体系,但短期业绩不佳与规模缩水成为其管理短板。◎记者获悉,新任总经理或将由国信证券副总裁成飞接替。成飞拥有近20年证券从业经验,在其带领下国信资管业务实现显著增长。
◎4月3日晚间,长江证券宣布刘正斌当选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前任董事长金才玖于今年3月辞职后,刘正斌代行职责直至正式当选,这一任命与公司股权变更进程密切相关,湖北省国资将拿下28.22%股权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去年,长江证券实现净利润18.39亿元,同比增长18.81%,研究业务分仓收入行业排名第三。
◎近日,原申港证券研究所所长曹旭特加盟湘财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一职。◎此前,该职位由首席经济学家李康担任,如今李康将专注于首席经济学家工作。◎此轮人事变动正值卖方研究领域“顶流”迁徙潮,多位明星分析师如陈果、尹睿哲和杨烨辉近期也纷纷履新。
◎中天国富证券总裁杨安西提出公司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聚焦精品投行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天国富证券将强化政治站位,将业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特别是在科技类企业投融资领域深耕,助力贵州大数据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同时,公司将积极响应证监会政策,深化并购重组及退市端业务改革,推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2025年3月21日,国信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国信资管将在深圳正式开业。自此,国信证券管理的全部资产管理计划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管理人将由国信证券变更为国信资管,相关权利义务随之转移。◎此前,国信资管在人事布局上也早有安排:董事长为成飞,总经理为方强。◎截至2024年6月末,国信证券资管业务净值规模超1500亿元。
◎中国银河发布公告称,公司修订了《融资融券合同》及《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修订内容明确禁止投资者进行绕标套现操作及相关目的的融资融券交易,否则将采取下调授信额度、限制交易甚至强制平仓等措施,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此前,中证协已发布文件要求券商全面防范“绕标套现”,通过前端控制、风险监控和事后管控三方面加强管理。
◎近日,华金证券正式聘任杨烨辉担任研究所所长,其拥有16年产业与证券研究复合经验。原所长孙远峰年初加盟太平洋证券,华金证券迅速完成新所长任命。◎今年以来,卖方市场“引援”频频,国盛证券、爱建证券、银河证券等多家券商均迎来重磅人物加盟。这些加盟将为券商注入新动力,提升研究实力,也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
◎3月17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案尘埃落定,新公司命名为“国泰海通证券”,这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首例头部券商合并案例。◎合并后,两家公司的客户权益、业务及子公司运营均保持正常开展,海通证券客服热线将调整为95521。◎未来,新公司在多项指标上有望接近中信证券,成为行业领头羊,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
◎3月14日晚间,“券茅”东方财富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16.04亿元,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去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35.68亿元,同比大增79.8%。◎公司各业务条线中,自营业务增长最快,基金销售业务下滑。在AI浪潮下,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但研发人员数量连续两年减少。
◎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出“东升西降”态势,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内累计下跌8.5%,而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8.6%,中国资产表现领先全球。◎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张浩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及核心资产将经历系统性重估,涵盖科技、战略性产业等领域,标志着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角色分配的转变。这一趋势表明中国资产走牛或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