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IPO主承销蛋糕由8家券商瓜分,分别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中信建投、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广发证券、安信证券、华龙证券。中信证券完成了4家IPO承销,其中1家为联席主承销。◎2月IPO获得的总承销收入方面,8家券商一共在IPO领域瓜分收入6.95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以合计2.6亿元排名第一,申万宏源以1.32亿元排名第二。◎增发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2月一共有17家券商在增发领域有所建树,帮助上市公司筹集资金212.26亿元。但再融资为券商带来的收入则相较IPO少得多,17家券商合计分得了1.83亿元承销或财务顾问收入。
◎每经记者据Wind统计,截至2月28日收盘,在去年8月下旬以来上市的63只科创板新股中,百济神州是保荐机构在一单科创板项目的跟投和余股包销上产生浮亏金额最大的案例。◎以保荐机构跟投加上参与包销可能产生的浮亏合并计算,近半年以来券商因参与23家破发科创板公司产生的浮亏已合计达9.15亿元。其中,海通证券、中金公司、高盛高华浮亏金额或已超2亿。◎截至2月28日收盘,近半年来券商因参与40家未破发科创板公司产生的浮盈已合计达23亿元,其中中信建投是大赢家,浮盈达7亿元。
每经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1月14家券商一共在IPO领域瓜分收入25.08亿元。承销收入排名方面,前四名分别是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
◎从历史上来看,国内证券市场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的绝对峰值发生在2015年二季度,2015年4月至6月的三个月时间内,平均每月新增459.2万,远超A股历史上的其他月份。不过在经历了投资者蜂拥入市的短暂狂热之后,市场便迎来了一轮快速降温。
◎2月多数券商金股组合都取得了正收益,而是否能准确押宝周期股成为2月的关键“胜负手”。2月收益率排名行业前三的券商金股组合分别为东亚前海月度金股、华鑫证券月度金股、民生证券月度金股。◎继1月之后,赛道股在2月继续拖累了券商金股组合表现。例如,今年2月同时有11家券商推荐了贵州茅台,同时有9家券商推荐了宁德时代,同时有6家券商推荐了美的集团、中信证券,而这4只个股今年2月的涨幅分别为-5.12%、-10%、-8.85%、-5.16%。
◎据每市统计,截至1月28日收盘,全市场40多个券商金股组合无一在1月获得正收益。另外,全市场350个金股标的的平均涨跌幅为-11.54%,跑输同期上证指数3.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有多达18家券商的金股组合收益跑输了这一平均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共有5家上市券商披露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和太平洋证券。除东方证券外,光大证券计提数额也超过10亿元,达到11.28亿元。
每经记者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月28日收盘,在去年10月下旬以来上市的42家科创板新股中,有过半参与跟投的保荐机构出现浮亏。其中,由于参与了百济神州-U的跟投,已经让中金公司、高盛高华的跟投合计浮亏3.67亿元,算上参与包销可能产生的浮亏,中金公司、高盛高华从这单业务上赚取的承销保荐费已快被浮亏击穿。
纵观中基协发布的2021年四个季度基金代销百强榜单,上榜券商数量始终遥遥领先银行等其它类型机构,但却始终面临基金代销保有规模并不占据优势的尴尬。
参与券商定增,参与了个寂寞的却不止一家。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的券商定增中,除海通证券外,中信建投、南京证券、湘财股份、天风证券的市价也较定增价更低。且湘财股份两次定增、两次均跌破定增价。
不足五年,十二倍收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中国黄金股东历史沿革后发现,中信证券投资为中信证券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于2017年以1亿元出头的价格成为了中国黄金股改前的发起人股东之一。目前中信证券投资共持有中国黄金1.047亿股,以市价计算价值约为13.04亿元。
今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2021年绿色公司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承销(或管理)金额前三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华泰资管;创新创业公司债承销金额前三为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前三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东方证券。
◎证券行业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为客户开立A股资金账户数为2.98亿个,同比增加14.89%,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6%,客户基础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