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发股份(SH600325)发布第二份ESG报告,其中整合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报告显示,公司以“科技+好房子”战略推动绿色转型,全年新增绿色建筑271万㎡,行业ESG评级中跃升至A级。不过,风险管理体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恒生银行(HK00011)《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整体结构清晰,聚焦绿色金融创新、员工共融与数字化服务。MSCIESG评级为AA,获得“可再生能源贡献大奖”,但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存在短板。
中国水务《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显示直饮水业务显著减碳效果,覆盖全国24省306个区县,服务超830万人,年减塑潜力达百万吨级,并获COP28关注。
中兴通讯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19.81%,专利累计9.3万件;环境数据颗粒度、供应链审核覆盖率及科技伦理实操细节待强化。
国浩集团(HK00053)2024财年ESG报告围绕“迈向绿色未来、赋能员工、信誉经营、关怀社群”四大支柱,披露了多元业务板块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
滔搏(HK06110)《2023/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循环经济创新和治理结构优化为亮点,但在供应链劳工治理、核心环境议题披露存在一定短板。2023年度MSCIESG评级为BBB级。
周大福创建《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首次披露“突破2050”可持续战略,提出2035年减排50%、2050年净零目标。报告覆盖道路、保险、物流等核心业务,新增物流板块数据,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9%。尽管绿色融资与创新项目表现亮眼,供应链碳管理和部分行业减排路径仍存在挑战。
2025年2月24日至28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在中国杭州召开,重点审议第七次评估周期三个工作组和方法学报告大纲。此次会议旨在深化全球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并探讨城市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巨大占比及其应对策略。
波司登的ESG报告展现了清晰的战略框架和实质性行动力,零碳产品矩阵、专利技术壁垒及员工权益保障等成果,凸显其从合规向价值创造的转型决心。但数据披露的局限性削弱了实践说服力。
中国燃气《2023/24财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绿色生活,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全面展现了企业在能源转型、安全管理、社会责任等领域的实践与成果。报告显示,企业MSCIESG评级从BB升至BBB,反映企业ESG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但部分议题仍需深化实践。
信和置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构建更美好生活”为纲领,聚焦绿色转型、创新研发及社区共融。企业MSCIESG评级稳居AA级,连续两年入选《时代》全球500强可持续企业,但在供应链覆盖及生物多样性量化目标上仍有提升空间。
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标志着规范化、系统化的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初步完成构建。该《指南》是继2024年4月发布的《指引》之后,进一步深化信息披露要求的重要工具,涵盖《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部分,呼应国际标准ISSB的S1和S2文件。《指南》明确了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等内容,细化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等要求,并提供ESG指标管理手册及对标索引表等工具,为企业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了明确路径,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中国企业全面开展ESG实践。
1月14日,“2025CSO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将在深圳举行,聚焦企业可持续发展和ESG新趋势。2024年我国ESG政策频出,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商道融绿董事长、财政部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郭沛源博士预计今年上市公司ESG报告数量增长、质量提升,且监管部门将释放更多操作指导信息。
2024年12月17日,《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发布,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可持续披露规则体系建设拉开序幕。这对推动我国企业可持续披露工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企业可遵循其开展如下工作:一是提高对可持续理念的认知;二是完善可持续相关内部建设;三是加强可持续相关数据管理。
随着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的深入,影响重要性和财务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本文结合两大重要性的发展、一揽子配套制度,以及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和我国三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中对“双重重要性”的关注,试图厘清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因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