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10月的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金额来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和中海地产占据了榜单前4位,分别为2003亿元、1923亿元、1588亿元和1161亿元;权益新增货值同样占据榜单前4位。
◎中国中铁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在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有多个平行单位,涉及子公司盘根错节,比如中铁诺德、中铁置业和大桥局集团均从事地产开发业务多年。今年以来,公司在陆续推进房地产板块整合,未来将有更多地产项目装入中铁置业旗下。
◎在今年初公布销售目标的15家房企,前10月目标完成率均值为58.8%,低于去年同期的78.5%。15家房企中,仅绿城中国、滨江集团、越秀地产和保利置业调高了目标增长率,其中滨江集团和越秀地产目标完成率均超过70%。
◎“房地产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到达近年低点,净利率水平逐渐向制造业靠拢,盈利规模受市场下行影响跌至近年低点,高投入高回报时代已经结束,行业已经进入低利润时代。”
◎“百强房企拿地恢复力度较弱,1-10月拿地规模同比降幅比9月收窄1个百分点,连续5月维持收窄态势,但收窄幅度较小。”
◎今年以来,龙湖集团在长三角地区累计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在售、待售项目约50个。而据中指研究院最新统计,今年前10月龙湖集团拿地总金额为245亿元。
◎TOP100房企销售额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但业绩恢复乏力,收窄幅度均没有超过2个百分点;典型企业目标完成率均值为58.8%,与去年同期目标完成率78.5%相比,降低20个百分点,由于多地疫情反复拖累市场恢复节奏,短期政策仍有待显效。
◎对于上海近郊远离地铁站、交通不便的刚需及刚改项目,能否在此次万套房源的供应中搭上热销快车?每经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并给合每经品房大数据对近郊部分楼盘进行综合测评。
◎小瓦窑区域目前虽然项目较多,各个项目也在激烈的竞争下纷纷下探价格,期望达到以价换量的效果。
◎“新政正式施行后,市场需要一定的周期来适应,况且10月国庆长假结束后,很多交易没有达到正常的推进节奏,预计11月份楼市成交水平将进一步得到回调,给目前较冷的宁波房产市场打入一剂强心针。”
◎“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共参与了南京、苏州、上海、杭州4个城市的29次土拍,斩获8宗优质土地,新增土地销售货值约300亿元。”
◎结合成交情况来看,本轮成都集中供地成交的地块中有最高清水限价地块,平均地价房价比0.43,与第二轮基本持平,比首轮降低了0.04。“更高的清水价和盈利空间,也给了项目更高的开发空间,本批次集中供地项目入市可以期待。”
◎今年前9月,厦门轨道集团以125亿元的拿地金额一举超过深圳地铁,在地铁公司拿地榜上排在第2位,在TOP100拿地榜上排在第20位,成为上半年土拍市场的一匹“黑马”。
◎据中指研究统计,在2022年1-9月房地产企业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榜上,伟星分别以93亿元和113万平方米排在第27位和25名,也是榜单中少见的民营房企。而据伟星房产提供的数据,今年1-7月的拿地金额为115.15亿元。
◎截至目前,在今年22城集中供地中,国企央企、地方国资仍是拿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拿地积极性普遍不高,只有少数城市与国央企平分秋色。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型地方性房企成为土地市场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