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将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IP塑造共振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主旨演讲。朱磊认为,数智升维新时代下,企业品牌力突围的密码在于“真”,即真品质、真创新、真科技、真实力。
2025年5月9日,“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赵平教授将解读榜单。他表示,AI正在重塑品牌建设逻辑,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工具提升品牌竞争力。中国品牌在世界市场影响力提升,尤其在新兴产业。此外,他提醒中国品牌出海需提升溢价能力,保护“中国品牌”整体形象。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领先,希望更多品牌走向世界。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活动主题为“数智升维品牌共振”,将发布系列榜单,并首发“2025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品牌专家和上市公司高管将汇聚一堂,探讨品牌发展新趋势。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数智升维品牌共振”,多位经济学家、品牌专家及近200位上市公司高管和品牌官将参会。发布会将发布“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系列榜单,并首发“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数智升维品牌共振”。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品牌专家和近200位上市公司高管将共同探讨科技驱动下的品牌发展新趋势。此次发布会还将聚焦品牌共振新趋势,分享新案例、传递新价值,值得期待。
2025年5月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此次发布会以“数智升维品牌共振”为主题,将发布“总榜TOP100”等榜单,并首发“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
多家企业发布重要动态。美的集团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进入洗衣机工厂,并计划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上海医药子公司盐酸缬更昔洛韦片获美国FDA批准,具有经济与战略意义。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标志中国低空物流商业化新阶段。
5月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此次发布会主题为“数智升维·品牌共振”,旨在探讨数智发展变革中企业品牌升维路径。今年将在往年榜单基础上,增发“长三角城市群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并设立多个专项奖。
4月15日,美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京东推出新品成长“百千亿”计划;16日,上汽集团与华为联合发布全新品牌“SAIC尚界”;17日,腾讯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三年内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广汽昊铂首家直营交付中心开业;18日,中国移动宣布5月1日起下调全国亲情网资费,宁德时代与茅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伴随《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156亿元,传统文化IP成品牌争抢对象。蒙牛携手“哪吒”IP、舍得推出中国神话人物套装系列、王府井打造“艺云敦煌数字馆”等案例,都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专家表示,传统文化IP之所以“老树新发”,源于文化消费升级、Z世代文化自信觉醒和数字技术革新。
4月9日,蔚来-SW创始人李斌晒出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吃外卖合影。李斌透露刘强东当场下了蔚来ET9的订单,并称京东做外卖是认真的。这场看似随意的“外卖社交”,实则是企业家IP联动的精准商业叙事,借势双方影响力为彼此业务背书。企业家的个人IP已成为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跨领域商业价值的共振,考验着企业战略设计的智慧。
4月8日晚,胖东来发布关于“躺平叔”“柴怼怼”“宋清辉”等三起涉嫌网络侵权事件的回复说明,阐释拟起诉的缘由。胖东来回复称,其自费投入人力和物力对步步高、永辉超市等企业进行帮扶,直接产生帮扶费用约8300万元;集团将约95%的利润分配给员工。
上市公司的效益最大化、股东利益诉求与员工权益保障并非零和博弈。当员工感知到企业的实质性关怀,其服务效能与客户黏性将产生乘数效应。在零售业的“人货场”重构中,“人”的维度不应成为成本压缩的牺牲品。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支持,会自发成为“品牌大使”、品牌触达消费者的末梢神经。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成分标注反映出一家企业的品牌价值观,如果用有意误导的标注方式来透支消费者信任,会在长期对品牌价值构成重大伤害。
据2024年财报数据,在三大核心业务的强势带动下,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和广告业务均有所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76.6%,印证了“硬件搭台,生态唱戏”的商业模式可行性。这种将产品利润让渡为生态红利的战略选择,或将成为智能硬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