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董事长、昆仑资本管理合伙人金天告诉记者,和经营公司需要注重以人为本一样,投资也要贯彻ESG投资理念,特别是围绕绿色发展的理念,把握投资和生态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在他看来,投资机构发力碳中和赛道,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布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盈科资本合伙人施正政认为,有较大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有:医药合同外包服务CRO、CDMO、SMO领域,此外,在代差较小的新兴技术领域,如合成生物学、细胞和基因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AI制药等。
事实上,盛世投资早在2020年就已着手启动碳中和相关规划,并且近年来一直在一级市场大力推动ESG投资和绿色投资。作为一家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母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主要是母基金、直投和S基金,不仅早已建立了ESG体系,还将ESG和绿色投资纳入公司的战略中。
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表示,做任何事不能脱离与社会、环境以及内部治理的高度协同,投资机构更需要锚定“可持续”发展要义有效对接创新资源,这也正是VC机构的立命之本,天生具有输出ESG投资价值的能力。
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认为,ESG投资在中国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汽车产业的“新四化”转型尤其需要注重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高度协同,将产业资本主动向产业赋能迈进。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范奇晖,他为我们复盘了君联资本沿着中国技术创新坚持系统化研究和投资布局的底层逻辑。
增量资本创始人张奥平指出,近年来政策的转向、监管收紧已为资本设下了明确的“红绿灯”,“非理性资本化、‘割韭菜’式的套路在该领域已行不通,投资人要想在赛道持续收获价值就须既了解市场趋势、商业模式,也要读懂宏观趋势、政策走向”。
◎公司董事总经理苏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要站在产业格局的高度构建现代军工投资体系,关注懂研发和会生产的实业公司,做负责任的投资人。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平安创投总经理周晖,他从行业机会、投资逻辑、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为我们分享了这家机构对数字医疗赛道的观点与洞察。
在经历三年多的狂奔后,资本为行业带来了哪些关键影响?“芯片热”下,赛道投资逻辑是否已变?摩尔定律日渐式微,集成电路工艺又将如何变革?针对这些问题,日前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卢小保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
◎应金凤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她认为,在资金充沛但优质创业者相对稀缺的当下,FA核心工作是帮助创始人在融资方面节省宝贵的时间、提升融资效率,这些服务对于创业者来说依然重要且长期存在价值。
面对技术瓶颈,金科君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管弦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强化基础科研实力,需要加强投入,特别是提高财政预算;同时也要有资本倾斜,特别是在科技赛道的投资,建议各级财政加强与专业投资机构的合作,鼓励初创企业从事原始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其研发生产的自主可控力,创新而不受制于人。
◎是什么点燃了资本如此的热情?赛道商业要素是否正在改变?新消费浪潮下,创业者终极PK的是什么?日前,弘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怡诺围绕上述问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
今年8月,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宣布启动,这是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旗下专注“从0到1”阶段投资机会的早期基金,由上实集团、上海医药、国方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将重点聚焦前沿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近日,兴富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王廷富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谈及了如此定位的初衷、投资逻辑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