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茶饮品牌“放哈”宣布已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坤言资本、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以及天使投资人宋欢平。值得注意的是,“牛肉面”布局“放哈”之时,也是内卷的新茶饮集体瘦身、降温之际。
◎2020年开始,海南私募基金按下爆发式增长按钮。探寻背后的原因,能够短时间内迎来如此高速增长,主要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所带来的政策福利。◎阿里巴巴、腾讯、小米集团、字节跳动、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相继在海南成立新公司,布局业务、开展投资;与此同时,红杉中国、高瓴、方源资本、春华资本等多家头部机构也落地海南。针对当下的局面,有业内人士将之称为“海南创投1.0时代”。◎多方政策利好之下,哪些产业和企业能受惠于此,入驻海南得到更大发展?“创投黑马”海南未来又将如何发力?
◎疫情期间,食品杂货的快递需求剧增。从2019年疫情发生后,Instacart开启爆发式的增长,其发展势头和融资速度都“势不可挡”。◎到了这个阶段,不论投资者还是行业都在期待着Instacart登陆资本市场。正当气氛烘托到顶点时,Instacart调低估值的消息来了。
◎进入2022年,国产美妆品牌一扫去年的阴霾,大额融资频现江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美妆赛道发生的融资事件已经超过了20例。◎从投资机构扎堆,到资本集体撤离,再到如今的春意盎然。经历了这一轮周期之后,国内美妆赛道开始进入下半场。那么,美妆赛道的下半场,PE、VC又在投什么呢?
◎近两年“颜值管理、体重管理、健康管理”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主打“低卡、健康”的低温乳制品,较好地踩中了这一需求而被消费者买单。但是极简、0蔗糖就是健康、高端的保障吗?◎8~29元售卖区间对应的真的是相近价格的品质吗?新旧玩家相争、资本簇拥下,高端酸奶赛道是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基协公布的2021年度《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显示,对比2019年~2021年问卷填写情况,公募机构“绿色投资实践连续三年向好,绿色投资产品发行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私募股权机构中有管理人员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的比例也大幅提升,产品数量小幅增长。
◎在中基协近日最新公布的22家新备案私募基金中,有不少机构的掌舵者颇具亮点。具体来看,当中有新备案私募基金的实控人为新能源大佬,有的是“公奔私”自立门户的投资老将,还有的则曾是医科大学院长、高校讲师、美容院从业者。
◎开年以来,创新药企业和生物医药投资人的心路历程是经历了一番波折的。而随着近期“传奇生物”CAR-T的成功“出海”,行业信心再次被点燃,投资机构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寻求国际化到底是不是一个必须的选项?创新药企业又该怎么寻求突破?
◎在进军投资圈后,蜜雪冰城再成立科技公司,业务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研发,此举或许是出于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减少接触等目的的考虑。◎事实上,在此之前,蜜雪冰城已对外布局了多家企业,且大多为100%持股,涉及业务包括农业、餐饮服务、国际贸易、供应链、食品互联网销售等多个领域。
◎今年2月,创投市场再现募资低迷,新设立基金数量环比大幅下降,绝大多数参与新发的机构仅发行一只基金。◎与此同时,此前一度活跃的并购市场,也从2月开始遭遇“倒春寒”。
◎未来60%的工业产品都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制造,合成生物学技术革命预计将在未来10~20年里,每年为全球带来2万亿~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那么,作为一项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新兴技术,从当下的火热到爆发式增长还需要多久?
◎在中基协最新公布的第四十四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的名单中,有61家私募别列为疑似失联。而当中有一些非常熟悉名字:知名投资机构赛伯乐旗下的私募基金“北京赛伯乐创科”;曾因参与筹备“海上丝绸之路银行”而备受行业关注的“北京海上丝绸之路基金”、“北京金砖财富基金”。
◎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资本的聚焦下,新旧势力轮番上场,“融资、扩张、估值飙升”在咖啡淘金者中轮流上演。
◎3月4日,海南万理私募的成功备案在行业里又拉了一波关注。而引起大家注意的正是这家机构背后豪华的高管阵容。◎除了顶级风投大佬的动向,“公奔私”也是这批新备案私募的一大主题。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有关创投行业的税收制度改革一直没有停歇,特别是针对部分创投及天使投可按照投资额70%抵扣所得税的规定,管理层曾进行过细化,对拟享受税收优惠的创投基金进行界定,同时提高了申请效率。◎近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多有关注创投行业税制的改革,从全国以及区域的角度给出他们的建议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