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的沃尔沃4S店,体验“一日店长”的视频引发公众热议,记者发现,随着一系列服务落细,曾经令消费者头疼的“买车易,售后难”等问题正迎刃而解。当消费者看中一款汽车,在APP上就能一键下单,轻松完成配置选择、定...
在“看不见的地方”,广汽本田做了什么?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的节点,一场“安全觉醒”正在涌动。广汽本田P7的上市发布会,将聚光灯对准了一系列“硬核数据”:超150万公里耐久测试、402台碰撞试验车、12000吨一体...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NO.1小鹏汽车武汉新基地建设完工4月16日,小鹏汽车在2024年度报告中透露,公司在湖北武汉拥有超100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期限至2072年或更晚。2021年7月,小鹏在此开工建设新制造...
4月16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举行,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上市,问界新M7推出新配色。问界M8共6款车型,售价35.98万~44.98万元,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享界S9增程版共3款车型,售价30.98万~36.98万元,起售价比纯电版低9万元,续航及配置升级。此外,鸿蒙智行全新成员“尚界”也首次公开亮相。
4月15日,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透露,领克与极氪合并后目标争取在两年内实现百万级销量。今年一季度,极氪科技累计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21.1%。为实现高度协同,极氪科技正推进智能座舱业务合并,并担起吉利高端智驾重担。同日,极氪007GT上市,售价区间20.29万~23.29万元。未来,极氪还将推出两款超级电混产品。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国家标准。新版标准首次提出电池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此外,还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业界表示,新标准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加速行业洗牌,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一季度,吉利、长安、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四家上市车企利润总和有望超200亿元。业绩预告显示,吉利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两倍,主要源于业务内生增长和汇率收益;比亚迪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86.04%,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长安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12.26%至20.89%,销量创历史新高;上汽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10%到18%,产销回升向好。
4月15日晚,2025款小鹏X9上市,售价区间为35.98万~41.98万元,新车针对现款车主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多项升级。何小鹏透露,新款X9是小鹏汽车面向全球发布的首款旗舰车型,会在今年下半年登陆欧洲。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以及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都将在年内量产上车。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NO.1极星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合作近日,极星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与星纪魅族签署终止框架协议,决定终止双方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并将分销权移交给极星。根据协议条款,合资公司在停止运营前,...
4月15日,赛力斯工厂因问界M8订单量增多而紧急招聘普工。招聘平台显示,问界M8新车订单火爆,工厂连续两天全天招聘。据悉,问界M8小订数量已超12万辆,将于4月16日正式上市。赛力斯超级工厂已完成过户,将用于生产问界M8。尽管2025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下滑,但问界M8的上市被外界看好,预计将成为爆款车型,带动公司盈利进一步释放。
2024年,多达15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各大交易所上市或推进上市流程。近期,黑芝麻智能、地平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四家公司公布了上市后首份年报。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聚焦L2级市场,2024年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而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以L4级业务为主,仍处于规模投入阶段。
星环OS开源分为三个阶段,4月23日将首先开放0.1.0版本。谢炎表示,星环OS不是安卓而是一套智慧系统,开源不会干涉代码的使用方式,不会通过开源来收取费用,也不控制使用者的数据。该系统是否能被行业广泛接受并且应用,是理想汽车开源星环OS面临的一大挑战。
2025年4月14日晚,宁德时代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13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9%。市场表现方面,前两个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8%。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在换电领域动作颇多,近期与中国石化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此外,宁德时代H股上市有新进展,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阅其上市申请。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NO.1问界回应沈阳车展事故4月14日,“问界用户服务”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辽宁沈阳工业展览馆M7Pro事故的声明》。该声明称,2025年4月13日14:01,一辆问界M7Pro在辽宁...
近期,上汽集团旗下软件公司“零束科技”与上汽研发总院完成整合,双方智驾团队已合并办公,协同推进相关研发工作。此次整合属于上汽集团“大乘用车”业务调整的一部分,旨在集中研发资源,提升效率。整合从去年第四季度启动,今年初已正式运行。调整后,上汽研发总院成为研发主力军,“技术中台”属性更加明显。此外,上汽集团还在技术层面引入伙伴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以加深产品研发前后端的沟通,形成集中化研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