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生态·新服务——金融消保强化与财富管理创新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曾刚指出,资管行业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体系。祖国明分享了科技与消保融合实践,提出构建消保科技业务正循环。杨辉认为行业应关注投资者获得感,打破数据孤岛。简锐分析了线上场景线下还原问题,建议引入传统金融从业者。
丨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丨NO.1监管修订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日前,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
截至4月26日,除苏农银行外,其余9家A股上市农商行均已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渝农商行与沪农商行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名列前茅,且差距进一步缩小。常熟银行净息差达2.71%,在A股上市银行中遥遥领先。此外,在“债牛”行情下,多家上市农商行投资收益飙升,其中张家港行涨幅达176.8%。
沈建光表示,当前中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市场调控工具上仍有空间,必要时可通过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或政策利率,为银行体系释放更多长期资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纳入政策工具箱,旨在深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沈建光还指出,提振消费政策仍有增量空间,需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改善养老保障。
2025年4月25日,中国平安公布一季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总资产达13.18万亿元。中国平安表示,将坚守金融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寿险业务渠道综合实力增强,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4.9%。此外,中国平安拟发行不超500亿元债券融资工具,优化资本结构。
2025年4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万能险产品不合理条款、不规范销售等问题提出要求。普华永道周瑾认为,《通知》从多方面提出要求并设定整改时间。对外经贸大学王国军指出,万能险因灵活性受青睐,但存在保障功能待强化等问题。《通知》规定,保险公司需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存量业务给予一年过渡期,原则上应于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一位券商投行部门人士表示,其所在券商已储备一批科技企业发债项目,这些项目的“科技含量”更高。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科创债券存续期限较短,且主要服务传统产业;创投机构则期盼发债利率能契合股权投资特点,并希望设定浮动利率、债转股等条款,但市场接受度仍需观察。
截至4月25日,37家上市银行已披露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总计分红超6200亿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银行加大分红力度,可提升投资者信心,提高获得感,有助于提升市值。多家银行股息率超5%,如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大行定增也受关注,如中行、建行等拟募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个险渠道“报行合一”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利于降低险企经营压力,虽短期可能加剧人力流失,但留存者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社区成为代理人展业新机遇,高保费产品有望提升代理人收入,但也需代理人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需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力度,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中信证券明明解读,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总量工具要求适时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或有创新增量。
丨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丨NO.1央行:4月25日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4月24日,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4月25日(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2025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4月净投放5000亿元。这是自2023年12月以来MLF净投放的最高水准。专家指出,MLF作为常规流动性工具,用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本次加大投放规模可能是为了对冲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压力及后续政府债供给压力。同时,分析人士认为,MLF中标利率或存在下行空间,有助于压降商业银行负债成本。
日前,监管发文,鼓励保险公司员工从内勤转向外勤。这一举措背后是代理人升级的必然结果,旨在降本增效,充实代理人队伍。然而,转型也带来挑战,如内勤人员缺乏销售技能和内驱力。业内人士认为,内勤转型是一个渐进过程,初期以试点为主,后续逐步扩大,预计未来3至5年内勤转销售占比或达5%至10%。
截至2025年3月末,农行浙江分行普惠贷款余额在全国同业一级分行中首家突破5000亿元,服务客户超31万户。该行通过单列信贷规模、下放审批权限、简化流程,确保普惠客户“融得到”。同时,强化科技赋能,实现线上申贷“一次都不跑”,确保“融得快”。推动产品服务创新,满足多元金融需求,让更多企业“融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