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掀起回购增持潮,银行业积极响应,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支持上市公司稳定资本市场。去年10月设立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总额度3000亿元(可增加),旨在激励金融机构助力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股票。截至今年4月9日,银行授信总额已超3000亿元,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领域企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加速推进相关业务,与数百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近日,Payoneer派安盈宣布完成对易联支付的收购,成为继PayPal、空中云汇之后第三家在华持牌的外资支付机构。Payoneer派安盈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易联支付是广州民营支付机构,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在监管趋严背景下,跨境支付行业“持牌经营”成必然选择,年初以来,寻汇SUNRATE、XTransfer等也传出收购境内支付牌照的消息。
日前,北京成功落地“双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解决了信托财产与信托公司财产的独立性问题,迈出构建我国信托登记制度的一大步。
截至4月9日,A股2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财务报告。整体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大多持平或下降,仅少数银行小幅上升。其中,城商行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房地产业不良率虽仍较高但已高位回落。此外,对公贷款不良率下降,而零售贷款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
4月上旬,债市再度“升温”。基金公司、理财子公司及保险资金纷纷增持各类债券。此举源于市场预期降息降准步伐将加快,推动债券价格上涨。银行则借机逢高套现,储备信贷资金以支持未来贷款投放和经济刺激政策。业内人士指出,“宽货币”预期是资金涌入债市的主要原因,同时信用债信用利差收窄趋势吸引多方资金参与。然而,如何平衡长期限债券持有与负债端稳定性仍是机构面临的挑战。
浦发银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贷款总额达53230.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2%,信贷净增量创近年新高。行长谢伟表示,2024年贷款占比提升3.25个百分点,资产结构优化显著,同时不良贷款率降至近十年最低(1.36%)。浦发银行2024年实现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十二年新高。其业绩增长得益于信贷快速投放、负债成本下降、投资收益增加及资产质量改善。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NO.1国有大行持续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4月9日,多家国有大行表示,正加大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的推进力度,以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其中,农业银行已与多家央国企及民营...
4月9日,多家国有大行正加大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的推进力度,以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等积极响应政策,为上市公司提供专项贷款服务。其中,农业银行已与多家央国企及民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累计为53家上市公司签约超150亿元贷款;工商银行对接近500亿元资金需求,储备项目超400笔,交易规模超千亿元;中国银行支持73个回购增持计划,贷款意向金额达253.6亿元。
自引入中国以来,重疾险保费规模从千亿元快速上升至5000亿元巅峰。然而,近年来其保费规模增速放缓。2020年11月5日,重疾险新规范发布,预定利率下调,保费上涨,市场趋于饱和。同时,医疗险的替代和代理人数量骤减也对重疾险产生影响。未来,重疾险将回归保障本源,实现差异化发展,包括去储蓄化、普惠化和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
2025年4月8日,宜宾银行执行董事兼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正式辞去职务。杨兴旺自1991年起在宜宾市金融系统任职,曾担任出纳、会计、信贷员等多个职位,2014年加入宜宾银行并逐步升任行长。近日,宜宾银行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0亿元,净利润4.77亿元,资产规模增至1092.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68%。
一季度,重庆银行营收35.81亿元,同比增5.30%;净利润17.07亿元,同比增5.43%。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达9316.99亿元,较上年末增8.76%;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降0.04个百分点。
4月8日晚间,成都银行发布公告称,成都市国资委计划通过其实际控制的两家企业——成都产控和成都欣天颐,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此次增持价格上限为17.59元/股,增持股份总数合计不超过7958.87万股(占总股本1.878%),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总股本0.939%)。此举旨在传递对成都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支持其高质量发展。增持完成后,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企业持股比例有望突破31%。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NO.1上调5%!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上限放宽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通知主要包含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等三方面内容,其中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
2025年4月8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局长朱衍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京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4月2日,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分别在通州区和昌平区完成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现全市“零突破”。此次试点旨在解决因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导致的税务负担与成本问题,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巡视员周旭峰表示,这一成果具有制度创新和服务民生的重要意义。